工作汇报网 >地图 >心得体会 >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25 作者:工作汇报网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精选9篇)。

就“习惯养成心得体会”这个话题工作汇报网的编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非常感激您的关注和阅读。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最好把自己的一些收获写下来。撰写心得体会,总是有利于我们去记住有意义的时刻。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1)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且需要从小培养。

午饭过后,照例是吃水果的时间。孩子们有秩序地端着小椅子坐到了门口的空地毯上。今天吃的是苹果。给孩子们发好水果后,我坐在一边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突然我发现李祥的脚边有很多苹果屑。我没有吱声。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我就编起故事来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兔,他呀很喜欢吃东西。一天,他和许多小动物一起参加小猴的生日。吃完生日蛋糕,小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客人们吃:有香蕉、苹果、奶糖、桔子等等装满了一大筐。小兔开心得不得了。这个也尝尝,那个也试试。可是他发现别人都用眼睛看着他。他不明白怎么回事。原来呀是他把吃剩的东西扔得满地都是。小兔这时脸一下子红了,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你们说他为什么红着脸低下头?”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他把垃圾乱扔”“他不讲卫生”“垃圾应该放到垃圾桶里”

“是呀,我们应该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那么我们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的脚边有没有垃圾?”孩子们马上低头去找。没有的垃圾的说“我这里没有。”有的马上捡到垃圾桶里。李祥也是看看我,面带羞涩地捡起了脚边的垃圾。

我乘势教育孩子:“我们不仅不要乱扔垃圾,而且看见别人扔的垃圾也要马上捡起来,还要劝别人不要乱扔垃圾。这样才是好孩子!”

“知道啦!”孩子们纷纷回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想只要我们不断的引导孩子,以身作则,孩子们一定会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也一定会受益一生。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2)

行为铸就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影响人生命运的一种力量。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小学教师担负着对孩子教育的任务,要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学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清楚哪些行为是可以使之成为习惯的,哪些是要坚决杜绝的。“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在形成习惯之前,我们一定要慎重地分辨,否则,一念之差便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前准备学具的习惯。

我在铁边城镇中心小学工作,去年担任三四年级的英语。刚接新班时,很多行为习惯没有养成。有的学生上课时削铅笔,有的学生上课时才发现英语书忘家里了,这种类似的问题出现过几次。我在班里一再嘱咐:第二天用的文具,书,作业本都要准备好,放进书包里,铅笔每天晚上提前在家里削好,不要等到上课时用的时候才想起来削铅笔。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出现这种问题了。

二、认真听讲的习惯。

首先,让学生做到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让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或者有错误需要纠正的。再次,要做到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地完成练习,并且每天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家庭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说开火车认字的游戏,找几个小老师来领读,还可以找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课文中讲述的故事。这样,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同时,又不感到枯燥。

三、善于思考和敢于提问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只有个别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爱回答问题,也不爱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这些学生多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下又对他们多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在课堂上都比较活跃,能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去积极思考。从上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课文进行预习。

四、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的习惯。【WWW.wEi890.cOm 唯美句子】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有的甚至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我们作为教师,也一定要督促孩子们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与家长沟通,控制孩子不要长时间看电视。

众多教育实践证明,帮助学生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比引导其形成一个良好学习习惯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捷克教育家庭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培养最好在心里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就开始。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长期训练,不断养成,只要我们每位老师都具有母亲般的关怀,在工作中多一分耐心与热情,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我们付出的汗水总会桃李芬芳。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3)

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始终很欣赏这句话,认为他说的非常对,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是一件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那么,在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热心观察 留意表现

针对我们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觉得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以选择最好的教育手段,“对症下药”。例如,当我发现班里有一男生连续好几天上课时总是咬铅笔头,我就立即警觉起来,不断提醒他,希望他改正,并在他的身边树立了很多榜样,希望他向他们学习,那么将来你会和他们一样棒!过了不久,在老师的督促下和小朋友的提醒下,他真的改正了这个缺点,养成了良好的握笔姿势,字也写得越来越棒了!

二、家校联系 不可缺少

有些学生具有“两面性”,有的是“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顽皮生”,有的则相反。所以,我们不能单凭学生的在校表现就作出判断。有的学生的“两面性”还不是表现在家校的区别,而是表现在“表里不一”。学生虽然大都比较单纯,不善于掩藏,但个别学生还是可能因为成长过程、生活环境的某种特殊性而致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日常的行为表现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类学生还要通过老师的关爱、沟通,或日记交流等等措施去作全面了解。

三、以身作则 重中之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好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可“懂”不等于就能做得好。试想,如果一个老师对“有礼”的学生“疼爱有加”,对“没礼”的学生爱理不理;或边讲粗话边怪学生不文明,那后果会是怎么样呢?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板书“龙飞凤舞”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是潦草的;板书“煞有介事”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写字大都是端正的。

四、教育形式 切忌单调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对其实施“行为习惯的教育”的过程中,切忌形式单调,特别是一味的说教,更会让学生“昏昏欲睡”。

例如,在发现班里不少学生对家长的苦心或苦衷不理解,在家乱使性子后,我着手组织了一个“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主题班会,把了解到的案例都编进小品、相声等节目中去。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难过地低下了头。

再如,在一次春游活动中,有一个平时总喜欢捣蛋的学生“开小差”,掉了队,惹得大家人心惶惶,四处寻找。找到后,该学生虽然觉得过意不去,但也认为“不必大惊小怪”。针对这一情况,在随后的一次语看图说话练习中,我专门为找了一篇《找到小熊了》的图画,要求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当同学们把故事说清楚之,这个小朋友立即站了起来,承认了自己当时的疏忽。通过这件事后,他的表现好多了。

一年级的孩子,他们都是从幼儿园刚刚出来的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这其中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格外的关注和教育,只要坚持,相信长此以往,我班的班风建设将更和谐、更友善!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4)

一、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按时:按照老师要求的时间完成,不拖拉。

2、独立:自己独立完成老师的作业,不抄作业。

3、规范:作业格式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不自作主张。

4、认真:书写认真、工整、漂亮。

5、准确:作业完成正确率高,有错误及时改正。

6、快速:在以上要求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快速。

(首先说独立。很多一年级的家长,孩子刚入学,生怕孩子作业不清楚,要陪着读题,讲解,直到孩子做完。这样孩子容易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以后做作业非要家长坐在旁边陪着,试问,以后的12年的日子怎么办?习惯是要培养的,从一开始入学写作业就培养是最容易养成的。 因为刚入学识字不多,该念题要念题,一般一道题念两遍,然后让孩子自己思考。写完了检查。实在没弄懂的,可以给孩子讲解。一次可以,两次可以,如果孩子经常这样,一定要找老师问问情况了,是不是上课没有听讲,因为晚上作业都是对白天新课的巩固,只要孩子课堂上听懂了,作业不会存在太多疑问。

再来说按要求时间完成,不拖拉。最好是让孩子一放学稍作休息就开始做作业,让他们养成先做作业再玩耍的习惯,也就是,让孩子潜意识里感觉到,作为学生,学业是最重要的事情,每天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完,再活动和玩耍。同时,作业要规定时间,一二年级老师各科作业加起来一般一个小时左右。教委一般要求是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但是,哪个学校做得到呀。超过这样的作业时间,家长就要多跟同班其他家长交流,了解是自己孩子情况还是老师作业过多。)

二、认真书写的习惯

1、握笔姿势正确,注意手与笔尖的距离、眼与本的距离、身体与桌子的距离。书本与身体平行、正直。

2、书写认真,不潦草、不马虎。

3、书写准确,不写错字。

4、书写规范,不缺笔少划。

5、书写漂亮,注意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

(孩子开始握笔写字时的姿势家长高度关注,孩子姿势一定要正确,不然以后很难纠正,学校里一个班人数太多,老师往往没能仔细观察到每个孩子,即便负责的老师看到了。又有几个能耐心地反复地握着您孩子的手来纠正他的姿势,所以,作为亲爹亲妈的我们,还是自己注意得好。不然长此以往字写不好是小,伤了眼睛,很快成了近视眼就是大了。)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

1、良好“读”姿、保护视力:养成只要阅读,就端座于书桌前。读书30分钟后,眺望远方5分钟。

2、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

3、经常去图书大厦和少儿图书馆。选书时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强迫孩子读他不感兴趣的书,以避免造成他对书籍的反感。

4、爱护书本、摆放图书有条理、善于使用工具书。

5、读书要善于交流。孩子及时与家长分享读书的乐趣,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朗读书中的精彩片段。

(一年级的孩子,哪怕还没有学完拼音,就要开始培养阅读的习惯。阅读对于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对于识字量的作用,对于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意义,不需要我在这里再赘述了。但是,要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可不是一日之功。每天引导孩子拿起书本安静地看十分钟到半小时,逐渐地增加。开始家长一起看,慢慢地家长和孩子各看各的书,然后互相交流,最后到孩子自己愿意独立看书。向家长分享读书的乐趣。)

四、预习复习的习惯

1、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加强听课的针对性。

2、当天下午放学,首先复习今天课堂所讲内容,没有不懂的问题后,开始写作业。

3、周末对上周所讲内容进行复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巩固提高。

(温故而知新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每天坚持去做的人却很少。从一年级开始,让孩子养成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比如,读一读第二天要学的课文,圈画出来生字,试着根据拼音认一认,因为一年级学习任务比较紧张,西城人教版的都是西城人教版的基本是十月中旬学完拼音,如果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没有很好的拼音基础,孩子是会比较吃力的。十月底中旬以后,孩子开始学习课文,一般一两天一课书,一课书要学写六个左右的生字,又要学认十个左右的生字。如果不提前预习,上课时接受会比别人慢,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五、每天积累一点点的学习习惯

1、每天10——30分钟的'经典诵读。

2、每天做两道奥数题。

3、每天听读20分钟英语。

4、每天收集五条信息(看新闻联播、上网或读报纸。)

(任何知识的获得,贵在坚持,贵在日积月累。一年级的小豆包,最富裕的就是时间,这个时候,让她们养成每天积累一点点,一句话、一首诗、一首小儿歌,积少成多,一定量之后就会有质的飞跃。你会发现,三年级写作文时,您的孩子语言比别人更丰富,思维比别人更开阔。英语比别人更流利,行动吧!从现在开始积累!)

六、关于背诵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背诵其实不像我们成人想的那么枯燥,孩子的记忆力很好,记忆文章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孩子喜欢背诵,大多时候是一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并不用动多少脑筋,只是他们记得快忘得快,需要不断地复习。在读书和背书时,孩子如果不向家长提问,家长也没必要去讲解什么意思,只需要陪着引着他反复读,反复背,直到直到熟背为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很快就显现了。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5)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多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实践逐渐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养成良好习惯需要一定的毅力和决心。在养成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面临一些困难和诱惑。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毅力和决心,就能够坚持下去。例如,建立每天早起的习惯。起初,我很难战胜床铺的诱惑,但我告诉自己要磨砺意志,坚持每天早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早起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如能够更好地安排时间和提高效率。

其次,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坚持和反思。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和行动的持续。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逐渐克服困难,并且取得进步。同时,我们还需要时常进行反思。通过观察和总结,我们能够了解自己在养成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我曾经尝试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起初,我发现自己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但通过反思,我找到了自己分心的原因,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关闭手机等,最终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培养自律和责任感。自律是坚持良好习惯的基础。只有具备自律能力,我们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保持冷静和坚定。而责任感则是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和意义,并对自己负责。例如,我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尽管有时候我感到疲倦或者没有充足的时间,但我会告诉自己锻炼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有责任坚持下去。

最后,养成良好习惯需要给自己一些激励和奖励。当我们坚持下去并且取得一些成果时,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些小的奖励,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例如,我将阅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作为奖励,当我坚持写完一篇作文或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我就会给自己读一段时间喜欢的书。这样,我不仅延续了良好习惯,也享受到了阅读的愉悦。

总之,养成良好习惯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努力的过程,但它对于我们的成长和成功具有极大的意义。通过坚持和反思,培养自律和责任感,以及给予自己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我们能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并为自己带来积极的变化。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踏上养成良好习惯的旅程,不断学习和成长。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6)

最近我看了北师大附中一位学生写的《好习惯的养成》一书,我有一种感受,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到自己在生活中对女儿的教育做的欠妥。好习惯的培养最难的在于长期的坚持,这一点很重要。干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松劲。现在的孩子小,思想变化也快,一会想学这个,一会想学那个,没有定性。做父母的,一定要当好督促检查的老师,不然,孩子学什么都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家女儿可以说是比较听话的孩子,记得刚进幼儿园开始学舞蹈时,她年龄小,又是新转来的孩子,而舞蹈以前也没学过,舞蹈和基本功跟不上。当看到别的同学跳的很好,自己却跳不好时就很没劲,而且总是不想去上学,我就在家采用不断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同时跟老师沟通,在幼儿园只要有进步就及时的表扬她。女儿只要受到了表扬,就会高兴的回家说:“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老师说我跳的很好。”在遇到其他小朋友不想去或哭的时候,我总是当着女儿的面表扬女儿的勇敢和坚强,这样女儿就感觉自己很厉害,在跳舞的时候就更有自信,这些表扬虽然看着是不起眼的小事,可这点滴的表扬在幼小的心灵地位多么重要,一年后的舞蹈学习中女儿做的就比较出众了,真的成了班内的小明星,班级的演出都有她,而且都在重要位置,虽然比别人小,但跳的一点也不差。希望父母在习惯培养的初期一定要坚持,还要耐住性子,多说几句柔和,鼓励的话。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7)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好习惯养成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好习惯养成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

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或者活得充实,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又需要不断地强化,这样最后才能变成无意识的行为而让人自觉遵行。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坚持得并不是很好,总是断断续续的。从今年开始,我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日记。每天睡觉以前,我都安排好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学习、读书和运动的时间,这叫原定计划。例如某一天的计划为工作10小时、读书两小时、体育锻炼两小时、应酬两小时。到晚上睡觉以前,我就会检查一下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如果是超额完成原定计划,我就会很开心。如果没有完成原定计划,我就会找找原因。比如有的时候是应酬时间超时了:原本需要两个小时,但事实上却花费了四个小时。于是我就会在下一次去应酬的时候,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酬,不耽误原计划的读书时间。当然,原定计划并不意味着一直紧张地工作。有的时候,我的原定计划就是一天爬山八个小时,那么在这八个小时里,我就一心一意地爬山。当天的日记里,我会给日记配上照片,图文并茂,让记忆变得真实、美好。当我老了,记性不好的时候,文字和图片可能是唯一能够提醒我当年做过什么事情的印记。

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最终就成了命运。所以,人的个性并不是天生的。脾气有急缓,智商有高低,长相有不同——这些都是天生的。但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遇到事情时的应急反应都是基于过去养成的习惯。很多时候,决定你命运的是你面对事情的态度,而非事情本身。曼德拉进监狱后把监狱当成了民族统一大业的基地,监狱岁月见证了他为人民谋求自由和民主的过程。所以,在27年的监狱生活中,他始终志向不改。而如果换一个人,这个人也许会把进监狱当作生命的终结,从此自暴自弃,甚至在监狱里了却自己的生命,何谈坚持与成功。这就说明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将造就不同的人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你要明白是什么决定你的命运的。养成良好的时间规划习惯就是改变命运的开始,因为时间浪费不起,浪费了就永远追不回来。现在,很多人把钱看得太重,认为浪费不起的是钱,而不是时间。别人拿了你十元钱,你可能会记一辈子。记得有一个朋友很久以前曾经借给我五元钱,后来我忘记还了,过了十年他从国外回来,喝酒的时候还说:“你当年还欠了我五元钱呢。”当时的五元钱还是值钱的,因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几十元。这个例子表明人对钱很看重。但我们却很少看到有人这么看重时间的。浪费两个小时你会觉得难受吗?你有多少时间是和别人在一起浪费掉的,或者是自己荒废掉的?你为此感到难过吗?也许只有不再年轻的人才真正明白,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可贵。

如果想充分利用时间,首先,我们就必须设立一个目标,并力争完成这个目标。比如我曾设立了一个每年读50本书的目标,此目标一旦设立,我就告诉自己必须完成,年底盘算时,阅读量必须达到50本书,一本都不能少。其次,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是否有进步,每天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做的事情有进步吗?背了十个单词,记住了两个英语句子,纠正了某个单词的发音——这些都是有进步的表现。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放松和思考,学会有张有弛地使用时间,这样才能抓住生命的重点。有张有弛是什么?就是你紧张地学习五天以后,要放松一天,到郊外徒步一天,或者爬山一天,或者在原野之间逛荡一天,或者和朋友们娱乐一天,这样才能重新激发你继续做事的热情,保持精神的弹性。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养成好的习惯,把握住有限的生命,你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8)

教育,育人最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意思是说一个很小的孩子,说话、做事、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就可以看出这孩子长大后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老师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导师,一种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与人交际的习惯。

两年多的工作,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孩子大了,要和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心、交流、沟通、多了解他们,做他们的朋友,他们也就会很自然的接受你、佩服你、爱听你说话、爱和你一起做事,再用你的行动去影响他们、感化他们,他们自然就会把坏习惯改掉,做一个你喜爱的、好习惯的孩子!让心与学生同行,和学生一起学会学习,一起学会做人,都是一个个有意义的故事。

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朋友来看待,我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贯彻民主思想。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小孩,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做家长,让学生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第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一,管好学生,先要管好学生的学习。

作为学生,第一位的任务永远是学习,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管理应该常抓不懈。学生学习的管理不仅仅是考多少多少分,而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撮而就的,它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和积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这方面需要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的努力。

1、通过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管好早读。

管好课间活动。要求上课铃响后,不准在教室外逗留并准备好上课的学习用品,由同桌检查或老师监督。

管好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做小动作,不讨论课外内容,由老师监督,同学评比。

管好作业。课堂作业:要求作业应独立完成,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给小组长,由小组长交给科代表,由科代表交到老师办公室。回家作业:要求字迹端正,认真完成。每天早上交给小组长检查,由小组长记录在一本专门的本子上,由老师再检查。

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要有严明和健全的奖惩制度,使得学生的一切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够井然有序,按照一定的规范执行,这样学生就可以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个别管理,管好学生的学习。

一个班级之中总有一些学生要掉队,那么作为老师应该扶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帮助和集体的温暖,不至于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我在班级问题学生的管理上是这样做的:首先帮他们找出毛病、树立信心;其次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如在坐位安排上让他们在老师的特别关注之下;再次安排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帮助作业辅导,另外还给这批学生课后开开小灶对其进行知识的辅导。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习惯都大有改观,更可喜的是,在班级狠抓学习习惯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大有好转,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第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与他人和谐共处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老师的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在规规矩矩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得注意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这两年多的工作使我体会到,班级德育工作要从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9)

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过于强调静态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一般以正规性的集中教育活动为主,把数学课当成幼儿学数学的唯一形式,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高系统性、高结构化的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思想方法的倾向,过分重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并成为一种负担。而在新颁布的《纲要》精神中儿童数学教育所要追求的并不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人类思维的结晶,而在于获得迁移和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个体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它重视幼儿园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重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重视课程的整体效益,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对实施“以人为本”,探索培养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幼儿的个性,释放创造性等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以“趣”导航,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激励幼儿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推助器。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幼儿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不感兴趣,这就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合理设计游戏情景,让幼儿玩中学,如:在教幼儿学习分类时,让幼儿坐在位置上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几何卡分类,不如带幼儿一起扫“落叶”。我在教室里撒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背面有算式的“落叶”,然后将幼儿分组,要求各组动脑将“落叶”合理拾成几堆放在一起。

这样就很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他们在游戏中发现可以将同颜色的树叶堆在一起;可以将同一形状的树叶堆在一起;也可以将算式的答案相同的树叶堆在一起,在此游戏中,所有的幼儿都自主参与,不同水平的幼儿均能得到练习,提高,使得他们的个性、创造性也得到发展。

二、营造赏识氛围,激发幼儿自信

自信心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占据着基石性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能力,而赏识氛围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它是建立自信心的“孵化器”。因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因为这种环境能让幼儿有安全感,从而使他们产生思维与创造;其次要建立一种激励、鼓舞、感化和召唤的环境,因为这种环境能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有利于他们产生充满活力与创造的体验,使其自身的个性化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如我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的一言一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体验、感受,并通过“你真棒!你能行!”……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们畅谈、畅想、大胆探索。

三、在操作体验中发挥幼儿主动性,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的理论中认为儿童最初的知识发源于动作,三至六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通过操作让幼儿具体地理解数学概念,直觉地体验到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构建起初步的数学概念,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因此,操作活动是联系幼儿周围环境和

心理结构的一个较好的纽带,幼儿只有通过自身的各种操作实践活动这一纽带才能独立、自主、自发地获得有关数学感性经验。那么我们就要采取探索式的操作方法,如:幼儿在认识、、、三种形的基础上,进行“图形拼搭”操作,幼儿并不能预知组合出什么图形,而正是“未知”吸引了幼儿,促使其主动作用于单一图形的材料。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图形组合,通过主动探索,将未知变成已知,发展了幼儿思维;同时在拼搭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释放了创造力。

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遵循面向整体和注意个体相统一的原则,对智力、能力强的幼儿要充分发挥其潜能,注重了解、保护、诱发其学习数学中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对一时学习能力较弱的幼儿要格外关注,耐心开导,积极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发其学习数学的能力。如:复习几何图形(、、、)这一活动,我给能力强的一组幼儿提出问题:如何将半圆形、长方形变成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数量若干),让他们边操作边思考,了解图形中的转换关系,能力中的幼儿让他们将图中的几何形与相似实物连线,能力弱的幼儿让他们用不同颜色给几何娃娃上色彩(同一形状用同一颜色)。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努力追求的积极性。

四、表达与分享数学经验

在幼儿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操作与语言有密切关系,动作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对动作又能起调节、辅助作用,教师要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概念的理解的机会,一般在操作过程与操作后进行,主要起交流和整合的作用,也有利于幼儿对感知的分析、综合、归纳。如:当我以主动、形象的语言配合具体的实物操作,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以后,启发幼儿用三角形有三条边,有三个角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幼儿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让幼儿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即分享数学经验。

五、将数学学习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知识的现实环境中,教师应让幼儿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幼儿获得经验,进而让幼儿理解数概念。

(一)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如:幼儿周围的人,有“高”的、“矮”的;外出乘车有“大”的车、“小”的车;分点心可感受“1和许多”,分杯、勺时又能感受一一对应;家中的衣服,有爸爸的、妈妈的、我的,有春季的衣服、夏季的衣服、有不同布料的衣服中感受分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做个有心人,增强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数学感性经验的意识,引导幼儿在无意、有意中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敏感。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由于幼儿乐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们就应当尽量使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一要提供来自生活的学习材料。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既受幼儿的喜爱,又更具有变通性。如:火柴梗、废旧纽扣、花生玉米粒等,幼儿可以用来拼搭图形,进行点数、排序、比较、分类等。二要情节设计贴近生活。幼儿的教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情节的引导下产生展开的。如果教师所设情节是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幼儿的兴趣会更浓,如:请幼儿按穿鞋子的种类排队,进行分类、排序记数、比较、制作标记等训练。

(三)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还应包括幼儿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与愉快。如:角色游戏中玩商店游戏《逛超市》。幼儿由认识超市物品——摆超市——购物,从中掌握了分类、对应、感知物体数量、巩固加减运算知识。又如:计算活动《铺路》中,幼儿在完成“铺路”的过程中,掌握了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幼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大大激发了其学数学的热情。

六、尊重差异,提倡个性化的数学教育

幼儿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就如同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由于幼儿的成熟水平,知识和能力背景不同,他们对数概念的掌握以及他们的思维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解决问题的质量高低不一,此时,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给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同”,更要“存异”。个性化的数学教育是“教育应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它既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之,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帮助幼儿主动学习,让每个幼儿积极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周围世界,在探索过程中有自己的发现,才能有效地释放幼儿的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情感、态度的发展。

本文来源://www.gsi8.com/xindetihui/2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