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网 >地图 >报告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12-07 作者:工作汇报网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汇总10篇。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平日里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书写报告,在报告中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报告怎么写才好呢?或许你需要"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汇总10篇"这样的内容,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1

根据省委、省统一部署,xx年xx月xx日,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组织部以及福建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福建省委组织部组织部于xx年xx月xx日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的通知》,目前已于xx月xx日开展了“百村千户”行动工作,现就我市“百村千村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全市34个乡镇,117个行政村,1558个自然村,32231个自然村,12387个自然村,18741个自然村,12517个自然村,8131个自然村,1502个自然村,24207个自然村,24911个自然村,52735个自然村,8171个自然村,2022个自然村,2xx年2854个自然村,242399个自然村,82857个自然村,8977个自然村,13492个自然村,925个自然村,1xx年4314个自然村,1xx年1438个自然村,xx年1435个自然村,13383个自然村,102313个自然村,12297个自然村。

二、基本做法和措施

一)精心组织部署,全力做好

1、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根据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委、福建省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福建省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印发福建省开展“千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建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印发福建省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建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于xx年xx月xx日下发了《关于印发福建省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建组织部字[2022]5号)文件,成立了“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的通知》(福财政组字[2022]5号)文件精神。

为切实加强对全市“百村千户万户”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召开了全市“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动员大会,会上,我局专门研究部署了xx年全市“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同时,我局还制定了《福建省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2、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为全面摸清全市“百村千户”行动工作现状,我局在全市开展了“百村千户访千户”行动工作调查摸底,掌握全市“百村千户”行动工作情况,并制订下达了全市“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计划。

3、开展调研问卷,梳理问题。市组织部于xx年xx月xx日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进展情况汇总》。我局根据调研情况,制订了《xx年全市“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并于xx年xx月xx日上报《福建省“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试行)》。为确保我市“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落到实处,市组织部和我局联合印发了《福建省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百村千户万户”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市“百村千户”行动工作动员大会。目前,我市“百村千户万户访千户”行动工作全市已有74个行政村完成任务。

二)深挖根源,确定重点

我市在开展“百村千户万户”行动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听取意见,深挖问题,认真分析,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开展“百村千户”行动工作。

4、开展深挖根源,摸清底数。在开展“百村千户”行动工作中,我市共有4056个行政村,4442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2

为扎实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根据xxxxxx月xx日xx讲话精神,按照精准扶贫和深、细、准、实的总体要求,县政协调研组扎实开展全县扶贫调研工作,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牧户了解贫困现状,召集乡村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和特困群众开展座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供参考。

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十三五期间,截至xxxx年底,共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xxxx万元,先后在全县xx个乡镇xx个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互助资金、雨露计划、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xxxx年底的xxxx元增加到xxxx年底的xxxx元;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xxxx年底的xxxx元增加到xxxx年底的xxxx元;贫困人口由xxxx年的xxxx户、xxxxx人减少到xxxx年底的xxxx户、xxxxx人。扶贫开发为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县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县经济总量较小、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组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县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高寒牧区、干旱浅脑山区和地质灾害严重地区,xxxx年建档立卡乡村贫困户共xx个乡镇xx个村,总户数xxxx户、xxxxx人,分解到村的贫困户为xxxx户、xxxx人,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村总人口和全县贫困人口的xx.xx%和xx.xx%。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如下:xx。

(一)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牧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xx乡群众反映,各自然村牧业点道路仍然没有修通,现有电网没有实现全覆盖,全乡冬季草场仍有xxx余户没有通上电,xx地区xxxx余户中只有约xx%的牧户通了水,其余xx%的牧户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井水。同时,原有草场网围栏使用年限较长(xxxx年拉设),损坏严重,急需更新。其它牧业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又如xx乡人畜饮水工程尽管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各村群众吃水难问题至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没有改变人背畜驮的历史,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解决和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还有如xx三个自然村村内只有一、两处取水点,仍然存在吃水难问题;加吾、黄乃亥等乡多数村庄除主干道外村内道路至今仍未实现硬化等。广大群众期盼国家和省上继续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由于历史、经济发展、社会发育程度、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由于交通闭塞、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市场信息获取方式狭窄等因素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加之受语言障碍和科技素质不高的影响,限制了外出劳务输出,贫困户增收解困难度较大。在调研时,各乡镇普遍反映,近年来就业、农牧、扶贫等部门开展的农牧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如泥瓦工技术、挖掘机驾驶、汽车(摩托车)修理、牛肉拉面制作等深受群众欢迎,在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资金、语言、培训时间等的限制,培训效果仍然不理想,有些乡镇的培训由于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到位等原因而流于形式。他们希望,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整合各相关部门的培训资金,采取以乡为单位开展集中培训、以村为单位开展需求培训、赴周边地区开展观摩培训等,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农牧民培训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理想,对不管项目和资金的部门单位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是省、州、县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在立足村情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二是入乡驻村选派干部大多不熟悉基层工作,知识面不广,不懂藏语,年龄偏大,在开展工作中充当客人,存在守院子、转圈子现象,在协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一是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年均气温低,地形复杂多样,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遇有大灾,群众口粮都成问题,农牧业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成本大,粮食作物亩均产量xxx公斤左右,油料作物亩均产量xx公斤左右。牧区草场生长期只有xxx天,而枯草期长达xxx天。重点贫困村地质灾害隐患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x处,灾害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浅脑山区和高寒牧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持续发展、稳定增收的基础还很弱,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据调查,很多重点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中采挖虫草收入占比达到xx%至xx%,但近年来因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大,采挖成本高,收益极不稳定。同时,种植业收入、劳务输出收入及其它产业收入占比仍较小,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增收难度仍然很大。

(五)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脱贫,还缺乏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近年来虽然建立了贫困人口档案,但缺乏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不够完善。扶贫工作中存在漫灌式扶贫,以往多采取广覆盖、大范围、宽领域的漫灌式扶贫,具体到每家每户,难免漏人漏项,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垒大户,由于要增强项目辐射带动功能,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又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局部造成垒大户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路边花,由于要考虑示范,而扶贫资源又有限,有时就难免出现种好了路边花,却忽视了纵深居住的农牧户,点面不平衡。此外,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通过扶贫措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农牧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客观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重点贫困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落后。现有贫困村仍然沿袭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农产品商品率低,畜牧业良种比例低,农畜产品开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形成尚需较长时间。尽管近年来,各类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支撑和必要的管理人才,中后期发展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在调研中,多数重点贫困村的群众提出,对各类专业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参股群众心中没有底,希望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经常性给予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使已建的专业合作社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真正使合作社在群众增收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很多村存在早婚、未婚生子和走婚现象而造成贫困的问题。

(七)围绕提供健康、教育和致富信息、技术服务的乡村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如在各牧业乡调研时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普遍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不足、医疗设备缺乏、住院床位严重缺少(如xx乡卫生院只有四张床位),远远满足不了当地患病群众的就医和住院需求,有些乡镇由于路途遥远,遇到乡镇卫生院无法诊治的急诊患者,往往因得不到及时救治造成严重后果,也增加了群众负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越是边远、贫困乡村,越是留不住人才,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村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如在xx村、xx镇xx村调研时群众代表反映,配备的双语教师主要偏重于用藏语教学,学生们对汉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希望各学校配备专门的汉语老师,直接用汉语授课,切实提高孩子们的汉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为孩子们今后走出大山做好长远准备;尽管目前各乡镇成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一站一中心,也配备了必要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受专业素养、服务技能等的限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够。一是有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有些村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些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于张口要项目、要资金,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有些村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实施过一个像样的项目。二是部分村干部在落实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贫困户慰问救助等方面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家中。三是村内很多特困户经济能力非常有限,往往因为拿不出自筹资金,致使无法享受项目资金,如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等,群众希望对这部分特贫户要采取政策支持、信贷支持、帮扶支持等方式,帮助实现建新房的愿望,切实改变居住条件。

(九)城中村的发展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在xx镇调研时乡、村干部都反映,位于县城周边的xx等村因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赖以生存的土地基本征用完,群众增收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同时,大部分村民已实现了农转非的转变,因而享受不了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三江源助学补贴等,而四合吉社区享受不了任何农村扶贫项目。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调整扶贫工作思路,对城中村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务必会影响扶贫的效果,就难以彻底消除贫困人口。因此,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贫工作的主抓手。

三、今后开展精准脱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到村到户,全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一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脱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面做到六个精准,重点从治理贫困村穷、乱、弱入手,提出大打一场藏区维稳前沿县精准脱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创建脱贫攻坚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牧业建设区、减灾避灾产业示范区、农业观光生态示范区五区,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深入推进。二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水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立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三是将精准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脱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素质与技能,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县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协调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四有(有学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文化室)以及草原四配套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是交通建设:贫困村村级道路硬化或油化x条以上;xx%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聚居xx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人畜饮水: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点农牧户饮用自来水率达到xxx%,基本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三是住房改善:农村危房改造达到xxx%,有条件的贫困村有集中安置点x个以上,安置农牧户xx户以上,其中贫困户xx%以上;有兜底户的贫困村兜底搬迁安置达到xxx%。四是农网改造:提高农网升级改造技术标准,切实推进一户一表升级改造,保障农牧区用电需求。

(三)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规划保障攻坚。对脱贫攻坚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议把全县所有部门用于行业扶贫的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在组织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三五扶贫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把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确保总体规划通过年度计划的分解落实得以顺利实施。明确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成立由扶贫、财政、农牧、监察、财政、审计、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项目实施,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四)措施到户精准,多措并举,因户制宜因人施策。我县作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目前仍有xx.x%以上的农牧业人口属于贫困人口,要与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医疗救助一批。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二是教育资助一批。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子女上大学(含高职)的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产业扶持一批。结合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因户施策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工等产业,让每户贫困户拥有x项以上稳定收入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xx河流域继续抓好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这篇大文章,浅脑山区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牧区在发展有机畜牧业上做文章。四是培训就业一批。利用文化旅游等资源,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培训、资金互助业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项目用工以及县内部分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口。建议政府部门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政府协调,定向输出劳务,每年输送xxx名至xxx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以打工的形式轮训一次,期间实行路费和生活费政府补贴,打工费自主,培训结束后去留自定的原则,使培训回来的打工人员带回先进的观念和技术,为建设家乡服务。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将建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六是扶贫搬迁一批。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搬迁,探索创新扶贫搬迁示范点、集中安置点持续发展机制,按照三三布局,将牧区三分之一搬迁到县城定居,三分之一搬迁至各农牧业点小集镇,三分之一留居原草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县级领导、科级部门兜底帮扶深度贫困户搬迁机制,实现贫困人口应搬尽搬。

(五)因村派人精准,合力攻坚,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各行业涉农资源更精准向扶贫对象倾斜聚集;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科级部门帮扶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乡镇、村级结对帮扶贫困户。坚持和完善三联三促工作机制,开展以制定一个科学发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开辟一条增加集体经济致富路、解决一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打造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内容的五个一工程。尤其是各联建单位要以扶贫助困工作为总抓手,在充分掌握联建村基本情况、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做到长远联建规划和年度联建计划相衔接,保证联建工作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创新帮扶形式,为村两委和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联建工作的实效性。建议针对重点贫困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现有的部分三联三促单位进行及时调整,尽量将项目单位安排到重点贫困村,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和脱贫步伐。此外,建议采取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思路,结合三基建设,按照一河、两线、三点分类实施,对贫困的原因分门归类,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联村联户机制落实到位,在落实好国家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将贫困村集中帮扶,分散的贫困户因人因地施策,每个乡镇制定脱贫攻坚战方案,每村一方案,每户一策,每人一策,每个贫困村由一个项目部门联村帮扶,企业包村包户,协调安排每个企业联x-xx户,效益好的企业也可联帮一个贫困村。坚持和完善入乡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在选派入乡驻村干部时,加强与选派单位的沟通联系,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来、派下去,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基层工作实际,将懂藏汉双语、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方便开展工作;强化用人导向,对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晋级,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同时还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对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难以胜任的干部,应由派出单位召回重派。同时,为有效解决各乡镇对选派干部管理约束以及因增员而产生的吃、住、行、取暖、办公等各种压力,建议将各级选派干部工资关系及人头经费随行转至派驻乡镇,便于统筹管理,更好地为群众增收脱贫提供人才支撑。

(六)脱贫成效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和队伍建设。精准管理,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此外,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扶贫开发项目多、资金多,任务重、人员少、干部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与省、州编办协调,适当对扶贫部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倾斜,增加部分事业编制,并在乡(镇)设立扶贫专干,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克难奋进的扶贫开发工作队伍,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如何,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村能否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在选人用人上将政治坚定、办事公正、清正廉洁、敢闯敢干,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推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3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万人、万户。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x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xx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xx乡滩区流转土地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xx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xx乡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温棚瓜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预计年内新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20万平方米、温棚瓜菜种植面积15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余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xx电商产业园将更多本地特产包装打造成品牌,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提高电商扶贫带贫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三)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坚持把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脱贫的主要途径,全县共建立15家培训基地,举办就业扶贫培训班125次,累计培训贫困人口万人。安置2131人就业,返乡农民创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重点扶持19家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安置就业、贫困户自主创业奖补与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带动贫困人口2600多户万人增收,户均年增收20xx元以上。

(四)加强结对帮扶,强化社会力量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支持扶贫,凝聚社会扶贫合力,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县工商联引导67家民营企业与121个贫困村(包含1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带动6187名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选派市县893名专家人才组建服务团,定期到贫困村开展义诊、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20xx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类农业生产技术现场指导695次,各类义诊670次,安排实施各项免费救助、补助救助或定额救助贫困户手术(项目)2561例,减免费用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金融扶贫工作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扶贫资金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扶贫供给体系,金融配套和保障措施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二)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资金拨付不及时。一些扶贫项

目开工晚、竣工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三)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及部分乡镇对扶贫项目建设监管不严,部分扶贫干部担当意识不足,工作作风不扎实。

三、意见及建议

(一)补齐金融扶贫短板。要不断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资源投入力度,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努力使金融扶贫成效得到充分释放,为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要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壮大带贫企业,有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要抓好“户贷户用”,有贫困人口的村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进行贷款,发展脱贫项目,形成利益共同体,规避风险。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好政府风险补偿金作用,加大对贫困群众授信评定情况的'排查力度。各县区要增加产业扶贫风险基金,满足农民合作社、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金融贷款所需要的抵押、担保需求,为带贫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持和财政奖补,运用金融手段提高贫困户抗风险能力。

(二)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要强化举措,多方筹集资金。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公示公告制度,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手续,不断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做到“三

个明确”,明确专项治理内容,明确时间节点,明确整改责任人,扎扎实实做好扶贫项目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专项整治工作。

(三)狠抓扶贫政策落实。要摸透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导检查,严格奖惩问责,促进扶贫政策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围绕危房改造、金融贷款、教育扶贫等具体扶贫政策,对全县所有扶贫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狠抓行业扶贫“七个清零”,确保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全覆盖。

(四)加强“志智双扶”。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勇气、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以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活动为载体,抓好观念立志,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发动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撑起“精神脊梁”。

(五)全力以赴备考迎检。目前,国家和省市对我县的年度大考在即,这是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和验收,也是对我县工作作风的检验和考查。在这个关键时刻,各乡镇及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全面查漏补缺,建立问题清单,抓紧整改补齐。要精准聚焦指标,明确难点、重点,不跑偏、不漏项,无盲点、无死角。强化组织领导,逐级夯实责任,把

各项工作做到位,把全市的工作实效通过考评反映出来,坚决打好打赢20xx年脱贫攻坚战,向中央、省委、市委及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4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xx年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我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帮扶到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创业、实施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开展健康扶贫、落实政策保障“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档立卡“回头看”,瞄准扶贫目标。xx年底市上核定我县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4.57万人。通过认真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490户44831人,建立完善了贫困对象信息档案。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七

个一批”分类实施脱贫。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其中xx年脱贫村15个、脱贫人口4030户11710人。二是建立作战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脱贫攻坚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实行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督察督办、问责问效,压力层层传导到位。三是筹集整合资金,强化投入保障。筹集财政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15个当年脱贫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1.44亿元,集中用于当年脱贫村。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信贷资金4.5亿元。出台“5321”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最高限额3000元的奖扶政策,为贫困户建房和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四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脱贫措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贫困村脱贫的工作重点,加强项目规划对接落实,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390个行业脱贫攻坚项目中,有37个已经竣工,209个正在建设,还有144个项目处于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阶段。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方面,以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劳务创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现有政策,各负其责做好各批次脱贫实施方案制定工作。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大型标语、电视、网站专栏、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六是积极WwW.gsi8.COm

探索创新,开辟脱贫新路径。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精准扶贫+”、“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出特色、出成效。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但在工作机制、贫困村项目建设、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工作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工作部署前瞻性有待增强;部门政策要求与脱贫攻坚要求还不够协调一致;部门各自为战,相互支持配合不到位。二是政策配套整合有待加强。整合的1.44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部门对接落实不到位;除开当年脱贫村,后期脱贫村没有资金投入;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具体实施方案不够明确;各项惠农政策散落各部门,亟需进行整合;镇村脱贫攻坚人员、经费、培训保障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抓落实力度有待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的持续性有待增强,存在忽冷忽热现象;少数镇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依赖包帮部门的思想较为突出,存在被动应付、“等缓看”等消极思想;少数部门和包帮干部对扶贫政策一知半解,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少有力抓手,驻村帮扶成效不明显;“5321”贷款政策,少数经办人员对文

件精神理解有偏差,执行口径不统一,手续不够简便。四是群众教育引导有待深化。部分贫困户信心不足,上面热,下面冷,干部急,群众不急;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相互攀比,以当贫困户为荣;部分群众自身条件好,但不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成为贫困户。

2、贫困村项目建设进展迟缓。一是项目对接不到位。贫困村脱贫标准没有完全与项目对接,有的标准缺少项目支撑;部分贫困村所报项目在部门对接过程中缩水严重。二是项目实施效率低。贫困村水、电、路、堤等项目多数还停留在规划表上,没有到落实层面;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限长,办事效率有待提高,按时完成年度任务堪忧。

3、易地搬迁难度较大。一是集中安置开工率低。全年49个集中安置点,仍有13个未动工建设,贫困户建房40%仍未开工,部分村“交钥匙”工程尚未进入招投标程序。二是旧房改造尚未全面启动。10400元补助标准偏低,贫困户旧改积极性不高。部分贫困村非贫困户土坯房的比例很高,按照砖混结构房屋不低于60%的贫困村脱贫标准,年底实现目标难度较大。三是集中和分散安置比例与实际需求脱节。自然土地条件较差的镇村难以安排符合规模要求的安置点,分散建房又有比例控制,矛盾比较突出,基层反映比较强烈。同时还存在如果安置过于集中,将给部分贫困户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导致贫困程度加深的问题。四是“两灾户”搬迁

安置实施难。部分边远镇村存在没有地方安置、农户没有搬迁能力、远离土地资源、“交钥匙”工程不愿入住等问题。

4、产业扶贫困难较多。一是产业规划项目落实难。部分贫困村没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劳力,没有经济基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部分产业项目见效周期较长,当年难以实现脱贫。二是种苗供应不足。本地种苗供不应求,种苗价格上涨迅猛。贫困户购买外地调运种苗,没有质量保证,死猪、死鸡现象突出。三是产业技术指导不到位。部分贫困户没有相应的经验技术储备,缺乏相应技术指导。四是存在市场风险。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销售难的问题,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不稳定,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导致增产不增收。五是产业大户、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当前部分产业大户、合作社缺资金,规模效益低,贫困户就地就业困难,带动贫困户脱贫乏力。

5、健康扶贫任务重。一是健康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资助参合的制度尚未完全落实;新农合总体补助标准相对较低,患者住院自付费用较高,特别是大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二是医疗报销结算服务有待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便民付费结算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健康扶贫标准不够清晰。贫困户医疗服务缺

少明确规范标准,存在过度治疗等问题,导致健康扶贫资源浪费。四是解决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问题难度大。根据调查,我县因病致贫人口中负债2万元以下的1843户,2-5万元的560户,5万元以上的187户,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如广佛镇松河村仅尘肺病人达70余人,健康扶贫任务艰巨。 6、兜底脱贫有待完善。一是兜底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有待规范完善。扶贫兜底对象与民政低保对象不一致,部分需要兜底人员实际将落空;低保评定中存在家庭收入核算难、家庭财产状况界定难、“踩线”群众认定难、民主与集中结合难等问题;五保标准执行不到位,对“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等符合条件的对象存在“漏保”问题;部分行动不便、自主意识差的重度残疾人没有户口、身份证、残疾证,不能享受政策。二是兜底保障措施有待完善。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有待明确。五保集中供养率不高,集中供养设施不足,分散供养五保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有待明确落实。瘫痪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敬老院不接收,缺少相应的特殊救助护理机制。临时救助手续不够便捷,救助覆盖面有待扩大。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政策宣传和兑付力度有待加强。

三、意见建议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情况复杂,群众期望值高,任务十分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脱贫攻坚上升到统领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资源,增强标准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用各级干部的真情帮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干群一心、上下合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

1、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要坚持政出一门,各部门脱贫攻坚有关文件须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审查协调一致后统一发出。增强工作前瞻性,未雨绸缪,前后一致,标准统一,同时要建立政策制定的修正机制。项目审批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行无纸化集中办公,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强化工作保障,通过购买服务等途径增加镇村脱贫攻坚工作人员力量,适当追加镇村行政办公经费,加强工作培训指导。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二是要加强政策配套整合。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各责任部门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及时将项目资金对接落实到位。要夯实工作责任,统筹政策资源,尽快分别制定出台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实施方案。“5321”小额贴息贷款要简便放款流程,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防范监管机制。要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对各部门的所有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汇编成册,统一标准口径,干部人手一本,贫困户户均一册,方便干部学习掌握,引导群众理性依规寻求帮助。后期脱贫村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应当

采取分期安排项目资金、“先给指标后结算”等方式分年度分阶段逐步实施脱贫,减轻后期工作压力。三是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统筹安排人财物,杜绝消极应付思想,消除相互推诿现象,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任务。要明确突出镇村主体作用,进一步细化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要强化督查问责,把不定期暗访抽查和定期督察督办相结合,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要启动问责问效。同时要尽快制定出台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四是深化群众教育引导。宣传部门要组织通过文艺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倡导勤劳致富、“人穷志不短”的正确舆论导向,引导贫困户转变“贫穷光荣”等错误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标兵”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带动作用。公安部门要加大“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打击力度,引导群众守法脱贫致富。司法部门要加强司法宣传和救助,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利益,营造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

2、加大贫困村项目落实力度。一是要加强项目对接落实。要强化标准意识,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脱贫标准要用项目一一对接支撑,确保年底能够按标准验收过关。各职能部门要按贫困村脱贫标准主动到村对接落实项目,兼

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贫困村项目资金整合分配制,采取“项目资金总额核定、产业与基础设施比例控制、镇村自主申报、部门对接落实”的办法,破解贫困村项目争取难、上下不一致、对接不了的问题。二是要抢抓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实施。要倒排工期,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采取打包招标、购买服务等方式,尽快启动落实项目建设。三是要加大项目的督查力度。要就贫困村项目落实开展专题督查,确保所有项目对接落实到位,有人抓,有人管,能够按时完成。

3、强力推动实施易地搬迁。一是加大集中安置推进力度。尚未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要尽快启动建设。贫困户集中建房,包帮干部要逐户敲定落实,督促尽早开工,同时应当加强建房技术规范和用材安全指导。统规统建“交钥匙”工程要尽快完成招投标程序,确保年底贫困户能够入住。二是要全面启动旧房改造。明确旧房改造验收标准,适当提高补助水平。要通过“先实施改造、后兑现政策”、“分户签订协议、统一组织施工”等多种措施尽快全面启动旧房改造。贫困户土坯房改造可以和“交钥匙”工程相结合,贫困户易地购买安全住房,可以享受政策。三是分类解决两灾户问题。提请省上相关部门对滑坡体进行评估,力争销号一批。国土部门加大滑坡体治理项目申报力度。两灾户搬迁结合农户实际,分类采取措施动员搬迁。四是适当调整集中与分散安置比例。在全县集中安置率总体达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

条件相对好的镇适当提高集中安置比例。对自然条件差的镇,按照就近安全避险的原则,适当扩大分散安置比例,方便贫困户生产生活。

4、因户施策推进产业落实。一是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和实际。产业规划尽量选择贫困户具有经验技术基础的项目。贫困户发展产业要充分考虑其自身能力基础,规模不宜过大。适当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奖扶政策最高限额标准。政策兑现标准要切合贫困户的能力实际,降低门槛。二是要加强种苗供应管理。要通过引进技术本地育苗等措施加大本地种苗供应力度。扶持建立本地种苗良繁供应基地。外地调运种苗要与种苗供应方签订风险防范协议,保证种苗成活率,避免给贫困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种苗供应市场管理,防止种苗价格任意上涨。三是加强产业技术指导。要大力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提升贫困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技术部门要对猪、鸡、牛、羊等畜禽养殖和绞股蓝、茶叶、核桃、魔芋、猕猴桃、蚕桑等种植项目分品种、分项目及时编发简明技术规程明白纸,并加强对贫困户和包帮干部的技术培训指导。高度重视畜禽防疫,组织动员县、镇、村畜禽防疫力量全面抓好畜禽防疫工作。四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贫困户发展产业产品信息收集监测发布平台,为产品销售提供准确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加大贫困户

农产品销售力度。建立贫困户农产品收购补贴机制,对于按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的,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五是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入股、代饲代养、务工、种苗供应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增加贫困户资产收入、务工收入,降低贫困户发展产业风险。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在项目争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共享市场信息资源,连接内外市场,畅通销售渠道。

5、完善服务开展健康扶贫。一是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将贫困人口医保参合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解决;适当提高对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补助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建立因病返贫救助制度,整合其它救助资金兜底解决贫困人口医疗费用问题,通过分期分批救助等形式积极帮助化解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建立医疗费用、医保补助、困难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最大程度简便医疗和结算手续,减轻就医资金压力。三是要制定健康扶贫就医服务标准。对贫困对象就医服务,应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既要保证贫困对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又要防止无原则要求提高服务标准、过度治疗等浪费健康扶贫资源的现象发生。四是要

综合运用其它脱贫方式。对部分多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在实施健康扶贫的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扶贫方式帮助真正摆脱贫困。如对尘肺病等重大特殊患病人群,建议进行政策兜底。 6、织牢网底落实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兜底对象识别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评定办法。坚持将家庭收入核查作为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民主评议作为重要参考,减少评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全面准确执行五保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实行“应保尽保”。积极探索贫困户和低保户、五保户由第三方进行评估认定机制。建立主动服务工作机制,协调组织工作服务队进村入户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办理户口、证件、身体检查等服务。要稳妥做好五保、低保的核退工作,确保所有五保、低保都是贫困户;同时要确保需要兜底的对象能够全部纳入五保、低保。二是要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对接省市政策稳妥推进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落实完善分类施保,建立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渐退低保帮扶。加快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落实解决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用。建立瘫痪等失能人员特别护理救助机制,一方面可以由村组聘请人员进行护理,政府解决护

理经费;另一方面可以在敬老院等机构开设失能人员特殊护理床位,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进行护理。同时要加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兑付力度。精神病人由残联、合疗、民政三家共同救助解决住院和家庭托养费。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简化救助程序,适当增加基层自主权。积极发挥保险作用,兜底对象购买养老保险,由各级政府和兜底对象按一定比例分担费用,进一步提高兜底对象保障水平。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5

脱贫攻坚工作在县委、县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党代表大会精神、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加强农民思想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贫困村和农村的整体素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突破点,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深入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解决“”问题,努力实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一、基本情况

一)深入学习党规,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性修养。学习党规是党的根本,是全体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党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是坚持党内教育的根本遵循。学习党规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的需要。学习党规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我局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组织全体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了《论“”重要思想》、《中国党党内重要纪律特别是纪律》、《中国党问责条例》、《关于“讲、重规矩、作表率”的重要论述摘编》等党规党纪、系列讲话。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讨论,使对中国党的光辉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

二)加强教育管理,提升党性修养。我局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加强教育管理,提高队伍素质。一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执行中央“两个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强化“一岗双责”,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是建立“两个责任”责任清单,明确责任,细化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建立“一岗双责”机制,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分管的分管到个人身上,落实到具体工作行动上。

三)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提高教育活动质量。我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论述及其中的典型案例,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使每一名进一步认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二、主要做法

通过学习,我局进一步增强了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的做事态度决定了工作成效。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全体学习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和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自觉,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宗旨。

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党规、学系列讲话与学习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坚定“三个自信”:一是进一步增强学习的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在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学习讨论和集体学习等方式,把理论学习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使理论学习收到实效。二是进一步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坚持“两学一做”:一是学习与党规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讨论,使进一步明确了“两个必须”:必须做一个忠于党、忠于、忠于法纪的合格;必须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合格;必须做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合格;必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优秀;必须做一个“公道正派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6

作者:周湘杰彭菲

**:《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县三个贫困村的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以及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抓扶贫、保民生、产业发展中的工作亮点,此外还从产业发展、先富带后富、环境、教育、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表达了看法,并提出了对于扶贫工作的四点建议:统筹规划促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促共同富裕、扶贫扶志需加强宣传、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

关键词:扶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服从省委、省**决定,响应省扶贫办和省教育厅的具体部署,派遣了24组小分队赴***贫困县开展“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1],本人作为22组小分队队长带领2个学生实地走访调研了***贫困县三个村,实地考察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以及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扶贫工作亮点

(一)公平公正建档立卡

经实地调研建档立卡贫困户程序,一般要经过村组推选,村支两委讨论,党员群众代表投票,上级**实地考察与确认等程序。所有的程序做到了有记录、有**、有公示,有据可查,公平公正,基本做到无错评、漏评,老百姓心服口服,满意度高。

(二)凝心聚力共抓扶貧

1、高度重视。***贫困县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扶贫工作汇报常态化,本小分队在进行调研期间,碰到县委书记两次下村进行扶贫工作调研部署,足以见领导班子对扶贫工作的重视。

2、结对帮扶。强调举全县之力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对接单位,并指派一名工作人员常驻村里作为第一书记负责具体事务,每个建档立卡户都有具体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实现了“个人做代表、单位当后盾”的扶贫理念。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7

一、深入调查摸底,摸清村情民意 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委会的情况,我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工作制度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请进来。分别请村民小组长及村老党员干部请到村委会,召开村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使工作组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

二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访问了本村个体老板、种养能手、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三、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为民办好事实事 驻村以来,本人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先是配合村委对电厂在本村征收的土地进行测量并开导村民积极配合征收搬迁工作。征收完成后又配合村支书挨家挨户发放征收土地的赔偿款存折。由于整个毕节地区都普遍存在早生,超生等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8

针对XX村贫困现状,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两年内,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江通组公路的硬化。力争在xx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长1.6公里面宽3.5米厚0.18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xx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启动建设加层办公室、服务室、图书室、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9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结合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开展,认真开展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到帮扶村东坡村深入细致的开展了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农户,查看资料,征求意见和解答群众疑问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支部工作开展等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村集体相对薄弱,基层工作吸引力较低,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干部队伍存在年龄老化,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干部缺乏等问题。

2、党建活动方式和内容相对陈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较少,培训方式单一。导致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提不上来,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宗旨意识淡化。

3、部分党员因外出打工,导致组织生活不能按时参加,党员身份意识淡化和弱化,甚至出现入党热情消退,逐渐边缘化的问题。

二、意见和建议

1、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当地实际,经过多方考察并学习借鉴周边村发展产业的经验,通过发展合作社种植党参,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家门口也能发展的平台。同时,发展有责任和担当的年轻人作为积极分子,充实到党员干部队伍中来。最后,积极向组织反映,争取年轻干部到村内挂职开展工作。

2、要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的力度,通过当下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手机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党建微信群、美篇等方式,台上利用新编戏剧、小品等方式,不断更新思想教育内容,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关怀帮助党员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3、针对流动党员,要加强对党员的有效监督和管理,长期在外打工的,要督促其及时将党组织关系转到工作所在地,并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了解情况。确保每一名党员都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并在组织生活中强化身份意识。同时,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党员的身份荣誉感和自豪感才会不断生成和积累。

以上报告妥否,请不吝指正。

20xx年10月22日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篇10

党的十九大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从抓实党建助推产业扶贫入手,加强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基层支部战斗堡垒、引领壮大脱贫龙头产业、管好用好驻村帮扶力量、强化基层基础保障,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农牧业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以农村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精准聚焦、靶心不散,科学规划、紧密衔接,扎实推动农牧村全面进步、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民全面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已顺利完成整县脱贫摘帽的历史性任务,为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夯实群众致富基础。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紧扣产业培育治本之策,在谋产业、引产业、抓产业上聚焦发力,不断强化特色产业发展组织保障和规划引领,统筹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项目资金,支持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户,突出发展***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逐步探索光伏发电、电商扶贫等新兴产业。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健全产业链条。立足各乡镇、村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结合“三变”改革,整合落实各类扶持资金,通过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集体“三资”折股配股等方式,推行“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牧户”的管理运营模式,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畜产品加工销售等实体经济,建立长效发展和增收机制,持续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科学规划、重点培养,统筹整合、聚焦发力,立足特色产业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做到产业发展有谋划、有引导、有抓手,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和增收致富。

二是以人才振兴为“关键”,拓宽乡村建设门路。发挥技术人才支撑作用,加强农牧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农牧村成为真正留得住人才、锻炼人才的热土。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把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增强农牧民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改变过去各乡镇和部门单位各自为阵、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培训格局和集中授课、以会代训、大水漫灌等培训模式,统筹各相关部门资源,合理分解培训任务,科学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培训需求,发挥好各培训平台功能,通过集中开展理论培训、分散组织现场操作的方式,举办了畜禽养殖、电焊、农牧藏家乐、民族刺绣和手工艺制作等农民工技能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扶持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有致富能力的合作社领头人、乡村工匠、民间巧手、非遗传承人等。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及专业人才通过投资兴业、捐资捐物、提供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三是以文化振兴为“保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聚焦“志智双扶”主要任务,紧盯乡风文明关键举措,大力挖掘卓尼“五大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创新开展民俗表演、文体艺术、节日联欢等活动,***等优秀文艺作品广为流传,优秀文化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得以开发厚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评选表彰“最美**人”,采写推出一批鲜活、生动、感人的“最美事迹”,开展多场次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献的宣传讲座,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追求高尚、忠于职守成为卓尼的时代强音。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勤劳致富,让文明新风、高尚情怀占领生活新高地。大力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道德典型、深化道德教育、构建文明乡风,有效构建崇德向善、争做好人的村风民风。坚持“三治融合”抓基层治理,建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调解委员会,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坚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借助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群众中的影响力,组织动员寺院活佛、高僧大德发掘有益教义、讲解党的政策,教化群众常怀“感恩之心”,懂得“知足常乐”,多做“利众之事”。建立“道德讲堂”,设置“红黑榜”,积极宣传传统“八德”优秀文化,大力开展礼让行人等文明行动。文明素养潜移默化逐步形成,激发各族各界特别是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以生态振兴为“支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立足全县生态优势、产业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高举“绿色指挥棒”,守好“绿色责任田”,通过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厕所革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坚持和贯彻生态环境新发展理念,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依托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的支持,紧紧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重点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村民环境宣传教育等建设项目。采用“户收集、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逐步形成环卫整治长效机制,保障了村庄保洁及管理管护的有效性和常态化,实现了农牧村“脏、乱、差”到全天候“洁、净、美”的华丽转变。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路径,全力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全面推进“七改”工程。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体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的生态文明小康村。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农牧村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畜混居”的传统陋习得到彻底革除,制约贫困村快速发展和农牧村“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有效根治,逐步实现了“居生态村、用洁净能、喝干净水、住安全房”的生态宜居目标。按照不同地域特色风貌进行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风貌管控规划专篇,注重传承保护、突出特色、整体协调和农房单体建筑指引,围绕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要求,有效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建设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五是以组织振兴为“引擎”,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凝聚群众、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乡村振兴中的的优势资源、重要平台和强大引擎。着力优化脱贫攻坚队伍和人才建设,通过党员带头创办合作社,农牧民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深入推进以“党支部+”为抓手的脱贫攻坚先锋行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骨干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通过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将制度建设贯穿到党务、村务全过程,促进支村两委关系协调一致,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凝心聚力,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不断完善了村级组织办公、远程教育平台、医疗卫生设施、文体娱乐设施等设备,实现了标准化活动场所提档升级,使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延伸到基层的各个领域,为高质量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增添新的活力,确保实现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和稳定可持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通过拓宽致富门路,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龙头企业、扶持农民合作社、创办扶贫车间,始终把党建引领的作用体现到产业发展和富民增收上,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模式,以“党建链”引领带动“产业链”“工作链”和“服务链”,使党建成为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源泉。

本文来源://www.gsi8.com/baogao/2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