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动天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8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1
教育部要求我们观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视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中央电视台的公益活动,在民众中间选出十个孝心少年。让他们的孝心、善行感动我们所有人,让感恩之心风靡人间。
看了这个视频后,我非常感动。这些少年,他们的家境都不太好,大部分都住在大山里。他们都尽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孝顺父母。“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这是《跪羊图》中说的。“孝”这个字,先老后小,小辈要尊敬长辈,孝顺长辈,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不再孤独、寂寞。
我最感动的人是第一个出场的女孩。她生活在大山里,她的爸爸瘫痪了,身上完全没有知觉。妈妈离家出走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身上。当时他只有六岁,她请电焊工给爸爸焊了一个大铁床,听说上海的医院医术高明,有救治的希望,她便不顾艰辛推着爸爸一路走到上海,路上有不少好心人给她们吃的,让她们搭顺车。终于到了上海,上海的医生们全面会诊,认为病情严重,束手无策。但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最后,他们辗转到了北京,在北京医院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让她爸爸病情有了好转。
她这样急切的想医治她父亲的病,足以表达她的孝心。我希望她离家出走的母亲可以重新和他们团聚。她的这份孝心感天动地。
后面让我流泪的几个孝心少年,她们几乎都是在上节目的.前几天母亲离世。他们的父母都有重病,是自己一手托起家庭的重担,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和困难,他们依然忙里偷闲,刻苦学习,成绩仍名列前茅,我和他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想想真是惭愧。她们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我想,以后我的父母老了,干不动活了,我要像他们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孝顺他们。
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母子俩卖烤串的那个女孩,环境是非常的艰苦,为了帮妈妈多买一点钱。烧烤时稚嫩的小手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伤,妈妈还患有疾病。这个小女孩卖的时候很低调,害怕被同学看见嘲笑她们。为了维持生计,她依然每天帮妈妈做烤串、卖出……烤串香喷喷的十分诱人,但为了那三毛钱的利润,她至始至终没有吃过一个。她的这份孝心,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个叫邵帅的男孩更令我感动,他从小父母离异,自己住在徐州。听说自己的妈妈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便不远千里的去见她,然后献出了自己的骨髓救妈妈,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害怕,所以编歌为自己壮胆,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这些孝心少年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他们再也不用受穷困的干扰,再也不用怕病痛的折磨,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为父母付出了那么多,收获的应该是人间的亲情,社会的关爱!他们的孝心、善行将是我们前行的明灯。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2
《众里寻你》一曲将我的情绪带入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里。“孝”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些少年在恪守孝道,他们正在传承着孝道。
让我最忘不了的还是吴林香的事迹。吴林香,一个重庆女孩,在她6岁时,父母离异,外公残疾,外婆全身瘫痪,--年,妈妈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弟弟眼里,林香既是姐姐,也是妈妈。吴林香还要洗衣做饭,在视频中,妈妈与吴林香的对话让人潸然泪下。当林香听说微笑可以给人力量、感染别人后,她学会了微笑。林香在烛光下边写作业边说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让更多人可以不必受病痛的折磨。可是命运是苛刻的,妈妈永远地离开了世界。吴林香说,她想再看一眼妈妈生前的样子,看着妈妈生前的样子,林香的眼泪顺着她的脸颊缓缓滑过,她不停地抹着眼泪,并在光盘反面悄悄地正规地写下了几个字:我的妈妈。林香说,她要代替妈妈照顾外公外婆。这种孝心谁听了能不感动呢?在这个社会上,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模范,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何尝不是如此呢?吴林香是如此地坚强,如此有孝心,她的妈妈看到这样也会欣慰。吴林香的恪守孝道是我们无法做到的,她对亲人的爱,对妈妈的`思念,只增不减。这样的人正是我们该学习的,现在的我们,父爱母爱一点也不缺少,却不坚强;吴林香,缺少父爱母爱,却坚强地活着,抚养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乳臭未干的弟弟,晚上11点多才睡觉,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根本拥有不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该知足,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管贫富与否,我们都应该恪守孝道,像《弟子规》说的那些基本该做到的,我们都要做到。
吴林香只是其中的一个典范,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做到了“孝”,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理解“孝”,做到“孝”。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3
“孝”意为孝顺,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的美德;是为人儿女必须尽到的一份职责。
就孝顺长辈这一美德,《众里寻你·最美孝心少年》这一节目便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寻找到了四千二百位来自祖国各地的最美孝心少年们。
每一位最美孝心少年都散发着阳光的气息,他们在家庭中无一不是小小当家人。他们开朗、乐观、勤劳,应对生活积极向上。凭借自我幼小的身躯、智慧的头脑,给家中所有的亲人们带来无数的欢笑……
其中有一个姓高的小男孩,名为“高梓渊”。他与我们年龄相仿,甚至还小了一两岁。可仅因为他的母亲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便从一个心智幼弱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当家人。他不仅仅独自一人承担起了一家人的饮食,还担起了打扫家中卫生的重任。一个年纪轻轻的小男孩,能够每一天将偌大的房子打扫的一尘不染,这是要有多大的孝心啊甚至还能说出这样一番感人的话语——“母亲生我养我,为我操碎了心,好不容易才将我养大。此刻她生病了,换我来照顾她又有何妨呢”
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诗为《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对我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倘若把母亲对我们的每一份关爱都比做一粒沙子,那么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就是这样构成的。
母亲在我们幼时关心、照顾我们,那么我们此刻用实际行动来孝顺母亲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朱子家训》中记载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此刻能唯一做的就是在平常帮长辈们做一些家务活;在他们劳累时给他们捶捶背、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外出归来时送上一句关心的问候……
这些虽都微不足道,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
所以,我们要节目中那四千二百位来自祖国各地的最美孝心少年们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向长辈用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孝心!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4
熟话说:“百善孝为先”,当今年轻人明白“二十孝故事”的人不多啦,近期空暇时间店长带领我们重温了《二十四孝故事》,感触颇深,虽然这是十分久远的故事,可是这种孝道感动好像就在眼前,《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二十四位孝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深知孝悌之道,故事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我们的对待父母是如何的行孝,又能否像《二十四孝故事》中那样感天动地。
读了《二十孝故事》这让我想起了长期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由于前期胃癌做的手术此刻复发转移肿瘤压迫到大肠,不能进食,每日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看到妈妈整日被病痛折磨,心里难受至极,多么期望能像晋朝的孟宗《苦竹生笋》,妈妈喝了竹笋羹汤也会好起来……
尽孝不在于行,而在于心,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父母要什么,也许和父母打一通电话,一个问候,一次和子女共享家宴的机会……记得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及时行孝,及时尽孝。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5
五岁时,爸爸突遭飞来横祸,因家中没钱治疗导致双目失明。面对这一严重后果,妈妈选择了离开,从此他与爸爸相依为命。六岁时,他带着爸爸穿过人群和街道,坐车去镇上买菜;十岁时,他给爸爸做饭洗衣,俨然是一个家庭小主人,每天,他都给爸爸洗脚、按摩……家门口的长沙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学校今天带您认识蓝山的黄胜军,一个善良坚强的小男孩。他像一盏小小明亮的灯,引领着爸爸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初冬时节,家里橘园的橘子都熟了。近段时间镇上赶集的日子,一大早黄胜军都会牵着爸爸坐车赶往镇上把家里摘的橘子拿到街上卖,顺便买回来一些生活必需品。
从集市回来已经是上午九点,黄胜军马不停蹄的赶往学校,因为要照顾父亲,请假成了黄胜军的家常便饭。去年父亲中风后,黄胜军请假照顾父亲就更加频繁了。
尽管家庭情况特殊,黄胜军在学校表现照样优秀,一直都在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孩子。临近中午,黄胜军又接到邻居的电话,爸爸因为身体不适,又被送进了镇上的卫生院。
爸爸刚刚失明的时候,妈妈曾想过带黄胜军一起离开,但是他却坚持要留下来陪爸爸。在爸爸内心最痛苦的日子里,是黄胜军用自己小小举动,温暖着爸爸的心。多方治疗无效,绝望的爸爸想要结束生命,以减轻亲人的负担。黄胜军多次恳求爸爸:不要离开家,不要离开亲人。机智的黄胜军,藏起家中所有的利器,他用心灵在呼唤:爸爸,你不能走!孩子的一颗孝心,感动着爸爸,也给了爸爸信心和勇气。
提起爸爸,黄胜军有些欲言又止,白天爸爸在家,因为眼睛看不到,总是有些烦躁。为了缓解他的焦躁情绪,黄胜军也一直尝试教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现在,爸爸已经可以独自做一些日常的家务。平淡艰难的日子在父子俩的相伴之下,不只是有辛劳。而令黄胜军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放学回家陪父亲看电视。
画画是黄胜军最爱的课外活动,在他的笔下父亲总是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他说希望父亲的眼睛能够再一次看见,现在就由他来当爸爸的眼睛,他要把自己看到的美丽的世界画下来,让爸爸以后能够看到。
家庭的过往也许经历了坎坷,但黄胜军用自己的方式抚慰了生活的伤痕,未来如何虽不能确定,但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也总会充满光明。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6
细细的响笛,悠扬的风声,飘逸成风的彩画,北风西下,空中还能看见几朵雪花。如此的寒风肃穆中,有一丝温暖,一丝感动,一丝忧伤,一丝违心。它们还在感动着我们。这是十位少年用他们的真挚行动在提醒着人们,勿忘传统,懂得感恩,孝顺父母,始得和谐。
许是世态的炎凉,让我蒙蔽了双眼,许是无边的寂寞让我迷茫痛苦。人们常说孝心会感动天和地,无知的我却以为是止增笑耳,是千里寻“孝”让我看见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辉,那深深的源自内心的震撼。
黄风,吴桂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这11位少年用他们善良的孝心诠释者这血溶于水的亲情。我深受感动。这十一个名字也如十一朵花,绽放在我的心间。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成都女孩路玉婷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以维持家用。这个“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个月迎来变故:母亲离世……坚强独立乐观的玉婷,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看似柔弱却一直迎着苦难坚强飞奔!
还有13岁的徐沁烨,她原本有个幸福的家,2011年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她便一夜长大。她放弃了县实验中学的升学机会,全心照顾妈妈,用自己乐观宽慰着母亲。对她而言,妈妈治愈的希望不论有多渺茫,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不会放弃。
意大利的亚米契斯曾说过,“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而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是几个片段的感动,而是灵魂的洗礼。
孝心是百善之本。可以让民族不断进步。那就让孝顺和感恩永驻在我们心灵的窗口吧!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7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观看了少儿频道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观看了这个节目之后,不仅让我受益匪浅,还让我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孝。
这个节目播报了吴林香、龙花、黄凤、邵帅、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王芹秀这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并且为他(她)们都颁了奖。他(她)们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了孝的含义。
他们给予给父母的或许没有那些给父母一次就是好几万的'人奢华,或许没有那些让父母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人贵重。但是,他(她)们这些平凡的举动,却恰恰体现了剥去华贵外衣的,最原始的,最单纯的,最朴实的孝啊!
孝是什么?孝就是对长辈的敬爱与尊重。就是在妈妈手有残疾的情况下帮助妈妈卖烤串儿;就是在爸爸身患高位截瘫时夜夜都起来为爸爸翻身。孝,却就在这看似平平常常的举动中,切切实实的体现了。古有黄香温席、扼虎救父,今有十大最美孝心少年,他们都体现了孝。能给予长辈丰富的物质生活固然好,但却不如这些平凡的举动更能打动人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不要等到父母双亲都不在了才后悔自己没有尽孝,那样你会抱憾终生的。从现在开始,真心地去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地去尽孝道,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孝感动天观后感 篇8
《二十四孝》就是讲了24个古代和孝顺有关的故事。通过学习,对《二十四孝》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也被《二十四孝》的故事感动着。今天我就前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一己之见。
一、古今中外论孝
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者;《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礼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神曲》作者但丁: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双城记》作者狄更斯曾说过: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二、现实生活中,我对孝的理解:
人到中年的我,也许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是生命曲线上的极点,站在这儿,来路一览无余,去路能搅动出动静的也大致不出其右。有父母,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无父母,那就是亲人了。家有一老是一宝。现在社会信仰缺失,太多的人迷信,虔诚到寻访名刹古寺,拜佛都把脑袋磕破了,恨不得拜遍全世界的庙,我只能说,充其量就是一种修行。家里的父母就是佛,守着佛你不好好拜,却......
身之发肤受之于父母,所以我们应该孝顺双亲。狄更斯曾说过: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父子之间的感情是一种天然的感情。圣人应用这种天然的感情,对民众进行教化,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儿子对父亲的顺从,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在“孝”这个伟大的德行中,尊敬父亲是最伟大的。儿子对父亲不尊敬,既悖德又悖礼。
父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记忆。即便用生命相交换的呼喊,也没能挽留住我那英年早逝的父亲。失去了严父,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自从准备今天的材料开始,父亲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父亲的爱,没有过多语言,很多人都把父爱比作山,但我却想把他比作阳光,让我时时刻刻感受到他的温暖,久违的记忆一经打开,如滔滔之水,小时候,家里的户口本都是满满的人名,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有求于父亲,父亲无代价全力以赴,那是城乡差别较大的时代,只要进了家里的户口本就是丰衣足食的代名词。父亲很瘦小,但他却抗起了爷爷奶奶,姥姥全家的重担,计划经济,全国粮票市场上少见,父亲都想法设法,给老人寄去,让他们吃饱,不挨饿,家里的亲属每每讲起父亲好几千里地背菜墩子的故事都感叹不已。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三十三年,去年父亲节我在亲属的朋友圈里,发了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我也是偶然成了你的女儿》,又唤起了那久远的记忆。真切的感受到了子欲养亲不待的痛。父亲不在了,这辈子做女儿的情分所剩无几了,所以,我就把更多的孝顺倾注到母亲身上。
母爱是无私的,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唤,“妈妈”,世界上所有母亲的叫法都是通用的,发声就是 “mama”。父亲在世,家里家外都是父亲打理,父亲一离开,母亲连饭都做不好,更别说,一个女人拖着三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还有年迈老人需要赡养,物质上的缺衣少食,精神上的无所依托,让母亲真切的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的滋味。鼓励她前行的动力是责任和担当!现在母亲还经常说,来世千万不要托生为人,更不能当母亲,宁可当一棵小草。那时的生活对母亲来说就是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但她常常告诫我们,这个世上,有些动物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骨头值钱,譬如人。母亲言传身教,让我们做个不卑不亢,宁折不弯,孝顺的人。时刻记住老祖宗的家训: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畏法,尚谦和重廉耻,便是好人家。也许你们未来生活并不富裕,也许你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也许你正在困境,也许……不论什么条件什么原因,都应该时刻不能忘了尽孝。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我领母亲出去吃饭,桌上,80高龄的母亲竟能说出了,“我一辈子没领过你姥姥出来吃点饭”。我当时就傻了,看来孝顺的天性不仅可以传承,更不分年龄,也没有阴阳两隔的局限。
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要求“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校长周其凤,他也身体力行,其母90岁大寿,长跪母亲十分钟,感谢养育之恩。即便网上饱受非议,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为什么要尽孝
孝,是一代一代的传承,能让我们在这个迅疾变化的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秩序。孝,是一代做给一代看,奉行孝道,以身作则,良性循环,上行下效,传承孝道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父母对子女有舐犊之情子女必须以孝相报。小孝治家,中孝置企,大孝治天下。我们草根行孝,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韬伟略,那么就在可以的范围内尽一点孝道吧。母爱是天性,但孝道却是一种选择!孝往往和顺连在一起,我把孝等同于“笑”。对父母笑一下,顺着父母的意见行事,一切都会顺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给了陌生人。
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传统文化传媒曾做过世界范围内对母亲比较,结果发现是:中国的妈妈活得太累,太操劳,太勤快,太无私,太会保护孩子,太容易担心,太容易愧疚,责任心太强,对自己太苛刻,是最具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的。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我们要在孝敬父母的行动中修养自己的品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格。
尽孝不仅愉悦了老人,也快乐了自己。双赢!有个亲属,从外地回来看望年事已高的老人,把着母亲的手,对弟弟妹妹们深情的说:你们多幸福呀,有母亲在身边,都是孩子,高兴了,做点好吃点送给母亲;不顺心时,回家坐在老人旁边,妈妈可看着你的脸就知道你的情绪,有人帮你排解,听她唠叨也是幸福,而我呢?自从大学毕业,到现在50岁了,30年的时间里,当儿子陪妈妈的日子不足 00天,有时想给妈妈煮个方便面都是奢望。心生愧疚呀……母亲听了,马上说:我挺好的,现在知足,你好好做你的工作,只要你顺利,我就高兴。这个老母亲她不懂忠君就是尽孝的大道理。但她知道:即便50岁,事业有成的儿子也是他的牵挂。她舍弃儿孙绕膝的幸福,也要成全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愿望。母爱没有因为年龄、地位而有所改变。
尽孝,就是要给予父母原谅和理解。我有个事业非常成功的朋友,一次聚会,他慷慨激昂说到,“我走到今天,父母没管我一点,都是我自己打拼的……” 也许他说的是他的事业之途,但他忽略了,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我过后问他,既然你父母没管你,你也可以理所当然的不用管他们呗,他笑了,我孝不孝顺你们不知道呀,朋友们都知道,他母亲双目失明,习惯睡火炕,他太胖了,弯不下腰,所以跪着给母亲烧炕。起来之后都气喘嘘嘘的。只要入冬,他不管多忙,雷打不动。即便有应酬,也是先“请假”回家烧炕,他赶紧补充一句,我这话是说的不对哈,这种场合说就说了吧,如果是生意场,对方这么说,生意就免谈了。刘备在临终前对他儿子说过千古名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我们任何时候不要忘了自己来路,孝顺也需要谨言慎行。
四、如何尽孝
养育之恩,恩深似海,无以回报,了解父母衣食住行的顾虑,让其生老病痛有所依靠,给予心理上的慰藉和物质上的满足,让他们以子女为荣,这些都是我们做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细微之处见真情,冷暖之中现孝心。
及时行孝,就是要懂得时间有限和珍贵。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机会常有,却不想,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亲情也是永远无法完全回报的,还有,生命本身隐藏着不堪一击的脆弱。一个“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这就注定了父母只能陪子女一段路,一段不长不远的路。也许今天围着餐桌的父母,明天将无踪可寻。上天只赐予了我们一次缘分,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在珍贵的日子里,与父母好好相处,嘘寒问暖,也就不会有太多遗憾和痛苦。
我曾经参加过潜能培训班,其中就有一堂感恩父母的课,几乎所有学员都痛哭流涕,立下誓言,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恨不得长了翅膀飞回家中,回家后第一时间给父母洗脚,买平日不舍得买的食品孝顺父母。但没坚持几天就忘了。所以孝顺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373939.Com 实用申请书】
及时行孝,就是要重视生活每时和每处。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一定非得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
及时行孝,就是要勉励自己勤奋和上进。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心里向父母发过“孝”的宏愿——这辈子一定要感恩父母!愿望当然是好的,可恰恰是这个好的愿望让我们误以为:要行孝,就是要出人头地,就是要功成名就,就是要衣锦还乡,就是要风光无限。殊不知,在父母那里,当主席的儿子和种土豆的儿子是一样的,而在“孝”的天平上,豪宅与茅屋,美味与粗粮,华衣与旧袄,都是等值的。只要我们健康、平安、努力、进步,父母就会无限的宽慰。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作为,有所贡献,那他们就更加知足了。
行孝还要学会止语,行孝要学会拆解语言,把看不惯的放进心里,不把听不顺的搁在脑袋里。行孝要学会尊重老人的固有习惯,陪伴老人就像陪伴孩子一样,需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批评。老人爱说车轱辘话,即便故事都听了七八十遍,也要一言不发的听着重复老人讲,一点都不打断,只是不时的点头认可就可以。行孝要避免愚孝,一个劲的附和老人,不会辨证的接受,不懂得扬弃。行孝还需要色难,小时候我们是看着父母脸上的喜怒哀乐长大的,父母老了,可不要让他们看着我们的脸色,决定一天的心情。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是建立现代文明社会所必须的。
天下的子女们,及时行孝吧,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的光阴!唯愿岁月静好,父母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