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区信息员工作总结(精选5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过去这段时间的辛苦拼搏,一定让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那么你有了解过工作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员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区信息员工作总结 篇1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信息反馈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作为一名教学信息员,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细心观察和留意身边的教学问题,及时、准确地了解、收集教学运行过程和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具体、有针对性地把问题反映到教务处,再通过教务处反映给各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教学信息员与同学和老师保持沟通,积极参与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为我校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现将本学期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工作总结如下:
一、信息反馈工作方面整体比较成功
(1)信息反馈工作反面
在信息反馈工作方面,我们成立信息反馈小组,主要反馈教学运行和日常教学管理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主要通过分布在各个专业班级的干事去收集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老师授课的方式、态度以及讲授进度。我们还会去收集教学设备方面中出现的状况,具体包括多媒体方面、桌椅、风扇、窗户、取暖设备等。信息小组每周固定时间反馈本周内收集的信息,再经过大家开会讨论筛选部分必要、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校教务处。部分问题我们会在小组里选出几名善于交流同学和老师私下交流解决。每次我们会将反馈的信息留个底稿以便下次开会的时候确认问题的解决进度。由于本学期学校加大对英语自主学习这一块的关注,所以每周我们都加大会对英语自主学习方面的信息收集。另外,每两周信息小组会有例会,例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本周在信息反馈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信息小组成员的讨论从而得到解决。为了让同学们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日常的`信息调查活动中,我们会另外抽时间单独对某一块进行全面调查。例如,我们会在两周或三周的工作末对整个六教的对媒体进行调查反馈,协助相关部门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取暖设备、风扇、桌椅等方面。
(2)教学反面
整体方面,老师都能够认真负责,上课前都认真备课,认真准备教学PPT,上课板书认真、工整。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都能认真听讲,同学和老师之间能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课下同学们都能自觉地去学习、去上自习。在日常的上课期间很少出现学生缺勤现象。总体来讲,教学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二、在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信息反馈工作方面
刚开学阶段,由于信息小组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信息滞后。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从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在信息反馈中不能和校教务处老师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导致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相应的解决。在信息小组成立初期由于体系、分工不够明朗,从而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做出针对性的解决。在信息反馈前段时间由于部分小组成员不能够透彻理解反馈工作,导致信息反馈表的书写格式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在信息反馈流通过程中出现了没必要的麻烦。
(2)教学方面
个别学科出勤率较低。学生反映“开学到现在已经两周,大部分同学已经投入到了新的学习中,不过个别科目出勤率较低”。备课准备不充分。学生反映“个别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强,缺少教学互动,课堂组织教学欠缺;“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希望老师能尽量讲解清楚一些难懂词汇”。
授课思路不清晰。学生反映“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授课思路不清晰,内容跳跃过大,重点不突出,缺乏逻辑性,学生听不懂”;“讲课时经常会在某个话题、问题没讲清楚之前跳到另外的问题”;“讲课逻辑顺序乱,学生较难听懂”。
授课速度过快或过慢。学生反映“部分教师讲课速度过慢,学生难以接受;”“讲课的进度有点快,而且章节的跨度比较大”。缺乏语言魅力。学生反映“个别老师讲课口齿不清,语音语调一直保持一个高度,没有什么变化、波动,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听着听着就想睡觉了”。
三、建议和意见
(1)在今后的信息反馈工作方面,可以以校教务处名义举办一定的活动以便扩大信息反馈对广大同学的影响。例如,可以在学期中途或结尾对全校教学风气做一个问卷调查。
(2)教务处可以将信息员群作为一个工具或单独建立一个群,然后向全校师生推广。以便学生、老师更直接、更方便的反应教学信息。
(3)信息员的工作应该更有具体性和针对性。例如,可以将一学期的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去做。
(4)信息员与老师要形成很好的信息反馈与交流。最后,希望信息反馈工作可以越做越好,学校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社区信息员工作总结 篇2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为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化表达诉求,为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民主自治”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就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为网格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1、建章立制。
我镇以社区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镇政府(每周)、社区(召集小组长)(每周)、协管员(每天)例会制,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民情收集和公示制度,居民议事代表制,社区对协管员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摸清家底。
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XX年开始,我镇各社区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3、组建队伍。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社区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培训等方法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队伍。
二、注重实效,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1、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法。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条款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最终形成三级联动管理机制。
三级即:
(1)综合服务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
(2)综合服务管理网格(分片管理)。
(3)院落居民自治小组(具体到院落)。要求综合服务协管员做到天天下院落,情况全掌握,门外一把抓,回来再分家。
2、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即确定综合服务管理员,定责即明确,细化的社区工作职责,定岗即明确综合服务协管员所在的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等7个岗位和应负的职责。一包即包片,由综合服务协管员负责自己所在责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
3、创新社区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1)上下调节: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站、片、院”三级联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院落中。
(2)是“分流”调解,协管员在院落调解→社区调解→镇调解中心。
(3)是联动调解,法院、法律工作者、社区民警明确专人,主动参与调解,形成社区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联动调解新格局。通过网格化服务,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个性化服务活动,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引导群众更理性化地表达诉求,进一步深化居民自治,培养群众主人翁认识,在社区干部和协管员的努力下,做到邻里友爱、邻里守望、邻里互助,达到邻里和睦,最终实现大和谐、同快乐的目标。
社区信息员工作总结 篇3
为了加快我区农业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农业信息网络的延伸和服务工作,我们在构筑平台,健全网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了三期农网信息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农网信息员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有了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农业信息网络的使用方法、农村供求信息的'查询方式和浙江农民信箱的操作使用,能够向外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本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外销量。现将有关情况总结以下。
一、构筑平台,健全网络
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级财务管理网络,实现与“杭州龙网”的上下对接,构通区、街道、村三级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全区共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站(点)41个,其中区级信息服务分中心1个,乡镇信息服务站3个,村级信息服务点29个,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8个。我们的信息网络遍及全区,全区每个镇村都有我们的信息员,且整个网络都向市电信分公司争取采用宽带接入,网络齐全,信息畅通,在全区各行业中处于领先。一个上联省市,下通镇村,并延伸到部分种养大户及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业信息网络初步形成。
二、注重素质,建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