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网 >地图 >工作总结 >

农艺师工作总结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24-01-08 作者:工作汇报网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8篇。

以下是我在网络上选取的一篇“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的文章,在处理文档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范文对于提高写作的逻辑和条理性非常有帮助。总结优秀范文的优点可以应用到我们自己的写作里。写范文时要从何处动笔呢?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我于1981年1月毕业于宁波农校农学专业,学制三年。同年同月被分配到原奉化市大桥镇农技站参加工作,从事栽培、植保、土壤普查等工作,1987年12月被确认为具有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1988年2月被调到奉化市种子管理站主持杂交水稻及其制种技术工作,并于1995年9月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同年10月开始直到现在被聘任为农艺师职务。2007年10月到现在被奉化市农林局派住江口街道任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以来,自己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期间无工作失误,身体健康。在1995年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后,经过长达15年的刻苦学习钻研、继续教育和努力工作,已经具备了符合破格晋升高级农艺师的条件,现将我任农艺师职务以来的主要业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农艺师以来从事和完成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

1.引进推广以协优46为代表的异质同恢密阳46系列杂交组合。协优46是我市1989年到2005年的主栽杂交组合,该组合在我市累计推广面积40余万亩,该组合的推广有效的替代了汕优6号组合,使我市晚稻粮食单产从原来的35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500公斤,累计增产粮食在1500万公斤以上,同时解决了汕优6号易感稻瘟病的问题。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该系列组合的示范推广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宁波市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成果。

2.引进推广以两优培九为代表的超级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于1999年引进试种,也是我市引进推广的首个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2002年组织有关镇、街道进行高产攻关,累计推广面积3.5万余亩,平均亩产597.7公斤,最高亩产量689公斤,曾创我市单产历史记录,曾是我市单季稻的主栽组合.该组合比协优46增产百来公斤,推广以来已累计增产粮食350余万公斤。该组合的示范推广获宁波市农科教项目三等奖;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撰写的“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及防止”一文在《内蒙古农业科技》上发表,并获得奉化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3.引进推广以甬优1号为代表的粳杂系列组合。甬优1号我市于1998年示范推广,是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粳杂组合,比常规粳稻增产15%左右,至目前已累计推广6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在6万吨以上。其中“推广粳杂七优7号,改变滨海低产面貌”获宁波市97年度农业丰收二等奖。

4.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在主持奉化市杂交水稻制种期间,先后完成了春制高产技术研究、三期父本改为二期父本制种高产技术研究、选用抗穗芽组合防止制种穗上发芽、花期调节等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制订了协优46、甬优1号等组合的制种高产技术方案及制种高产模式图;编写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一稿,被奉化市录用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乡土教材。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制种产量和质量,制种单产从原来的100公斤左右,稳步提高到了150公斤以上,生产的杂交种了产量与质量名列全省前茅,具有一定的著名度,目前我市的制种基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其中“春制加连晚,种粮双丰收” 项目获宁波市农业丰收三等奖,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汕优64高产制种技术(推广)”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进行技术培训。在杂交水稻制种期间,每年对制种农户进行2—3次系统的的制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万份。培养了一批制种技术员和制种示范大户。在担任驻江口街道科技特派员三年时间里,配合江口农技站,积极开展水稻、葡萄、蔬菜等技术培训,先后对农民进行了近20次培训,累计培训15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0余份,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

6.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办高产示范方。在2007—2010年担任驻江口街道科技特派员期间,先后引进推广了甬籼15、甬籼

69、甬优12、宁81等优质高产新良种4个,推广机插、抛秧、精准施药、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等新技术5项,并在江口街道粮食功能区建立了550亩高产示范坊,由本人进行技术指导。该方在2009年种植早稻230亩,平均亩产543公斤,创奉化市早稻产量大面积高产之最。其中由王阿军农户种植的一丘2.55亩甬籼69高产攻关田,产量经宁波、奉化二级农技专家的验收,亩产高达648.6公斤,亩产量创奉化市早稻产量之最;王长安农户种植的一丘2.99亩甬籼15机插稻,平均亩产也高达587.94公斤,亩产量创奉化市机插早稻产量之最。并完成了“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及“甬籼69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各一篇。同时还进行了葡萄压条盆栽技术的研究,并发表了论文一篇。

7.积极申报科技项目。2009年帮助江口街道申报了“江口街道万亩优质稻米生产星火示范基地建设”、“江口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及“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这些项目都进入了审批程序,其中“江口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已经被宁波市科技局立项,“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葡萄压条盆栽技术研究”作为科技特派员项目被奉化科技局立项。

8.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2007年10月到现在被奉化市委、市政府派驻江口街道任科技特派员工作。在此期间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办好各类技术培训,积极申报科技项目,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办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示范方。由于自已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引良种促粮食高产区建设”被编入宁波市《科技的星火 跃动的旗帜》一书。

9.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任农艺师以来,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累计继续教育达500余学时。

二、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1.“异质同恢密阳46系列组合试验示范推广”获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发奖时间1996年6月。颁奖单位:浙江省农业厅。

2.“异质同恢的密阳46系列组合试验、示范和推广”获九六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发奖时间1996年10月。颁奖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3.“推广粳杂七优7号 改变滨海低产面貌”获宁波市97年度农业丰收二等奖,第十完成人,发奖时间1998年8月。颁奖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4.“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奉化市2002—200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04年12月。颁奖单位:奉化市人民政府。

5.“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优质高产技术的研究推广”获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05年6月。颁奖单位:宁波市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

6.“异质同恢的密阳46系列组合试验、示范和推广”获九四年度宁波市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发奖时间1995年7月。颁奖单位:宁波市农经委。

7.“春制加连晚,种粮双丰收” 获宁波市农业丰收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1991年3月。颁奖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8.“春制加连晚,种粮双丰收”获奉化市八九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1991年10月。颁奖单位:奉化市人民民政府。

9.“汕优64高产制种技术(推广)”获奉化市八八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完成人,发奖时间1989年6月。颁奖单位:奉化市人民政府。

10.“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及防治”获奉化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叁等奖。

三、获得的主要业务工作奖:

1.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发奖时间2010年2月。

2.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宁波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发奖时间2009年10月。

3.2009年年度工作考核优秀。

4.2008年年度工作考核优秀。

5.获奉化市2008年度优秀农技指导员。

6.2004年年度工作考核优秀。

四、发表的主要著作与论文:

1.“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的原因及防止对策”,《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第6期上发表,第一作者。获奉化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参等奖。

2.“甬籼69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浙江农业科学》2009年增刊2上发表,第一作者。

3.“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第5期上发表,第一作者。

4.“葡萄压条盆栽技术初探”,《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第5期上发表,第一作者。

5.“粤优938在奉化市山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年第7期上发表,合著。第二作者。

6.“水稻穗发芽与籽粒内可溶性糖和a-淀粉酶活性的品种差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上发表,合著。第五作者。

7.“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录用为奉化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乡土教材。2006年发表,独著。

五、小结

本人从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30年,从1988年开始主持奉化市杂交水稻及其制种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先后获得了省、市各类科技成果奖10项;先后在省级以上农业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2006年编写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一文被录用为奉化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教材;在2007—2010年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先后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综上所述,本人已符合破格晋升高级农艺师的条件。当然我取得的上述成绩与各位同仁的长期合作与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2

标题:农艺师年终工作总结随着年末的临近,我有必要回顾一下作为一名农艺师的工作,归纳并总结我在过去的一年中的工作经验和收获。今年对我来说是丰收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与学习的一年。一、种植技术指导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完成了针对我负责的农场进行了种植技术指导的工作,重点是对部分农户进行了农艺技术培训。我详细解释了耕作制度,作物轮作,肥料施用等关键环节,让他们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如何在发生农业灾害时进行抗灾减损等具体措施。为此,我一方面在理论指导中做了大量的功夫,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亲自去田间实际操作,另一方面,我也教授了他们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如标准化生产,优质服务,企业管理等内容。二、农产品质量提升为了提升我们所在地区的农产品质量,我有意识地推广了高品质种子和适宜的种植方法。这需要对农场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并了解农业市场,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由于我持续的努力,农产品的质量已经明显提高,市场需求也大大增长了。三、生态农业推广 我认为,作为农艺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要致力于推广环保、生态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我积极宣传和推广生态农业,向观念,引导农民朋友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倡导使用有机肥料,适度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方式,并通过示范区等方式进行生态农业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农业科研无公害绿色食品现在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其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我作为农艺师的一员,也做了大量的农业科研工作。我始终坚belie其背后是无数的台的和提高我所在地区的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坚信只有科技才能推动农业的发展。这是我认为最有价值和荣誉的工作。总的来说,过去的一年,我尽力而为,积极行动,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对整个农业领域,特别是农艺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参与农业生产、推广农艺技术,为农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农业是一个复杂,多变,也需持之以恒的行业。即使有如此多的挑战,我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希望。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农产品,为消费者的餐桌上,农民的收入增加,乡村的振兴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寄予希望,期待新的一年,农业更加美好 !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3

农艺师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即将结束,作为一名农艺师,我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不禁感慨万分。在这篇工作总结中,我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描述我在这一年中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

首先,在种植技术方面,我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今年我特别关注了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的应用研究。通过合理选择和配比不同种类的肥料、优化灌溉系统以及增加有机物质的含量,我成功地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避免了土壤退化的问题。同时,我也采用了高效的灌溉方案,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益。

其次,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我加强了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我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中,如红外热像仪、无人机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工具不仅提高了病虫害监测的准确性,还加强了对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估。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我成功地控制了多种常见病虫害的扩散,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我还积极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的技术素质。我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班和座谈会,与农民分享种植经验和最新的科技成果。通过现场演示、示范种植和讲解。我协助农民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种植要点、肥料的合理配置、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等。这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技术水平,还帮助他们在农业发展中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在工作中,我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不可预测的天气变化给种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干旱、洪水、冰雹等天气灾害都对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我加强了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另外,作为一名农艺师,在工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但是,通过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合作,我不断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对一年的工作总结,我深刻认识到农艺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仅要关注种植技术的发展,还要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农民一起共同进步,为农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4

我19_年12月26日生于__,女,汉族。学历为大学本科,现为高级农艺师,中共正式党员,1965年7月毕业于__农林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本人简历:1965.8一1967.4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予备班学员(参加省委“四清”工作队到楚雄州农村锻炼)。1967.4一1968.11在省军管会“”调研组工作;1968.12一1972.7在__地区化肥厂工作(搞农肥试验)。1972年8月调__地区农科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油菜科研、推广工作。

本人在科研及推广工作上的突出贡献是:在__地区及__省优质油菜(主要包括低芥酸油菜“81008”和双低油菜“84001”)的引进试种,推广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价值上填补了我区和__省优质油菜的空白,这是我省油菜品种的一次变革。同时,由于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无论是低芥酸油菜“81008”还是“84001”,都从栽培理论到栽培实践,探索出了一套适应__地区各县的栽培制度、生产条件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这套技术目前已辐射到全省,基本上解决了目前国内尚未解决的油菜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使__地区的油菜品种不仅单低化(低芥酸化)进而还实现了双低化(低芥酸、低芥葡萄糖硫甘)。随着优质油菜品种的推广,我区油菜单产逐年上升,1991年全区油菜平均单产177千克,创历史最高年,居全省之首。目前,__地区是__省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最大,油菜单产最高的地区。__地区单产202.6千克,双低优质油菜单产如此之高,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从1981年低芥酸油菜“81008”引种试种成功到1986年双低油菜品种“84001”引种成功,经各县协同,多点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示范推广,截至1991年止,“81008”在__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312000亩,按1980年生产资料不变价格计算,经济效益共达623.56万元;双低种“84001”累计推广84000亩,创经济效益306.13万元。两个品种合计创经济效益929.7万元,接近壹千万元。这一统计结果是1991年底,全省地州农科所估算得出的一致结论,评估资料现存地区农科所资料室。

推广优质油菜,提高油菜品质,对增进人体健康,社会效益明显。特别是双低油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质油菜,还由于油枯中所含芥葡萄糖甘低于千分之三,可直接用于饲料,对菜籽综合利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油菜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具有深远意义。

我自己的以上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低芥酸油菜“81008”引种示范推广》课题获1986年__省人民政府三等奖(本人是第二完成人)《‘双低’甘兰型油菜良种“中双一号”引种推广》课题获1991年度__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是第二完成人),《推广双低油菜“84001”,促全区油菜大丰收》课题获1991年度国家农业部丰收奖(本人是第一完成人)。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5

本人于xxx年出生,xxx年参加工作,本人工作期间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作风扎实,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显著增强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同时政治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十几年来主要的技术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怎么能致富,种什么才能致富是摆在农技人员面前的新课题。多年来,本人一直默默无闻认真钻研,不断更新自己的世界观和科技知识,主要学习了:

(1)掌握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根、茎、叶、花、果的构造。

(2)植物细胞构造及繁殖方式。

(3)植物对水、肥的吸收及运输。

(4)植物的光合作用。

(5)植物的呼吸与农产品贮藏关系。

(6)田间杂草与繁殖方式除本专业外还学习疏菜、果树、植保等专业知识。

(7)掌握土壤肥力、土壤组成、土壤酸碱性与作物生长关系。

(8)了解高产田与低产田的土壤特征及一般培肥改良方法。

(9)掌握几种化肥性质、使用方法: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碳酸铵、硝酸铵、尿素;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钾肥:硫酸钾、氯化钾。

(10)掌握当地几种主要作物的形态特征、各个生育的划分及对外界条件要求及产量构成。

(11)栽培技术:掌握当地农时节气与作物播种、移栽的关系。合理密植,田间中耕除草与水肥管理。

(12)对当地几种主要作物成熟期能初步进行判断,适时收割。对主要作物种子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保存。

二、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测报工作是确定防治适期的重要环节。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时对农作物发生的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确定防治最佳时期和方法,并及时上报。利用单位的广播发布作物病、虫、草情,并指导农民进行防治。

本人认真履行职责,配合农技站认真做好病、虫、草害的大田普查和测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草情,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以及对正确的选用农药、把握适宜的防治时机作出指导,把病虫草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由于防治及时,大田发病率为15%,病株率仅为12.5%。另外,在小麦、大豆、玉米田杂草的发生情况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合理用药,防治效果均较为理想。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指导下,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单位同事们的紧密协作下,本人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科技知识。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6

我1994年毕业于张市农机学校机电专业,同年毕业分配到赤城县农业局工作。先后在赤城县种子公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新能源工作办公室,良种服务中心工作。1999年10月聘为助理农艺师。几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xx-xx年参加了赤城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项目。xx-xx年参加了赤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xx-xx年完成全县优质玉米良种补贴项目10万亩,多次受到了市、县局的表彰,并在xx年《河北农业》上发表了《怎样识别化肥》专业性文章。现将几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培训教育事业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赤城县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要阵地,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培训中心的重要工作,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xx-xx年冬春农民素质大培训4万人次,以集中办班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办班80多期,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科技下乡320人次,科技赶集120多场,种植大户现身说法百余次,编印技术资料2万多份。发放明白纸4万多张,使农民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在两年多的培训过程中,我中心通过实施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方案,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发放录音、光盘资料千余盘,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和产业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由于工作踏实,成绩突出,组织上给予我很高荣誉,受到领导好评,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学以致用,心系农民,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1、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99年以来我重点抓了春谷包衣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99年全县推广春谷包衣技术面积5万亩,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采取了集中包衣,统一供种,现场指导,分户播种指导措施,通过播前包衣一次用药,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控制在最低限度,将白发病控制在1%以下。实现全县谷子平均亩产达250公斤以上,较常规谷子亩增产50公斤。同年还在全县东万口、茨营子、龙门所、样田、赤城镇、龙关、刁鄂、镇宁堡8个乡镇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及增产技术4万亩。平均亩产达610公斤,实现总产玉米1640万公斤。在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上,主要是在xx-xx年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1000亩,压滤机滤布选用优质良种“9409”、“3138”,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坑田种植栽培技术,玉米平均亩产达76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50公斤。增产幅度达12.8%。

二是水稻施用锌肥技术示范200亩。重点是在水稻抛秧后3-4天,每亩稻田施入硫酸锌2公斤,该项目技术要领简单,效果明显,平均亩产达300公斤以上,比对照亩增产35-40公斤。

三是杂交谷子新品种示范200亩。品种为“张杂一号”。该品种从长势看较当地普通品种粗壮,根系发达,抗病虫,抗倒伏,抗旱能力强。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品种亩增产达50公斤。

2、认真做好全县种植结构调查工作。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县是一个农业县,生产条件较为落后,为了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大力度调整种植业经济结构,是顺应市场经济、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进入xx年,我县开始对全县种植业结构进行全面合理的调整。我在主抓农民培训同时,肩负着全县种植调整的规划和落实工作,在全县各级领导对种植结构调整的高度重视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了省、市农业结构调整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按照“适当压缩粮播面积,稳定油料面积,扩大蔬菜种植。”这一主导思想,认真规划设计了xx年度种植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方案,全县安排农作物总播面积72.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5.97万亩,经济作物20.25万亩。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8:22调整为73:27。在粮食作物中重点发展了玉米、马铃薯、优质谷子、豆类等作物。在经济作物中着重发展了蔬菜,并把其列为种植业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来抓,特别是在蔬菜产业的品种结构上加大了力度,全县安排蔬菜基地面积11.5万亩,其中名优特菜达2.2万亩,细菜达2.2万亩;在其它经济作物中发展了油料,蓖麻和药材种植。一年来,在各级涉农部门的配合下,切实保障了全县实现结构调整计划的顺利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全县实现了产量5915万公斤。较去年产4320万公斤增加1595万公斤,油料产量269万公斤。较去年166万公斤增加103万公斤。蔬菜总产2.18亿公斤,较去年1.48亿公斤增加7000万公斤。为了能让各级领导对全县结构调整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我通过深入农村,得到大量一手资料,深刻撰写了《我县种植业经济结构怎样调整》长篇报告。县领导并对农业局的种植结构调整中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

3、积极参加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xx年-xx年,在赤城县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按照“高效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我积极参加了园区各项工作建设,建立主培室200平方米,大棚100个,并配有滴灌设备100套,主要栽培西红柿、彩椒等名优特菜以及珍稀食用菌,建沼气池60个,养羊500只,以日光温室为基础,利用园区养殖场的粪肥,通过沼气池发酵,利用沼气升温,沼液施肥,应用最新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使园区生产纳入绿色、高效轨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不仅能建设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园区,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化投资方向,强化科技意识,逐步走上科技兴农之路。

4、主抓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农户为依托,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上联生态养殖业下带绿色种植业,使整个农业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xx年-xx年,我县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项目县,滤布我负责技术总指导工作,共建三位一体沼气池5000个。其中我自己亲自指导建池达2400个,遍及我县18个乡(镇)110个行政村,户均产沼气300-400立方米,可供4口之家生活使用,户每年减少开支300余元,促进养殖、种植业发展共增收2100元。通过该项目实施,从而解决了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燃料问题,有效地控制草场、林地的采割,更好地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了人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应用沼气,可以与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充公利用秸秆、牲畜粪便,即改善了农户卫生条件,又可生产无污染的可用燃气,同时生产优质有机肥,促进种植业无公害生产。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工作扎实,成绩突出,xx年受到张家口市人民政府表彰。

5、负责我县xx-xx两年优质专用玉米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工作。

我县xx-xx年共计争取省级优质玉米良补任务10万亩,每亩补贴农户10元,补贴资金共计100万元。我做为良种服务中心主任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在县、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乡、村造册登记,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通过各乡(镇)服务网点,把优质良种送到农民手中,共计补贴15个乡(镇)、350个行政村,受益农户3.5万户,由于我们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圆满完成了补贴任务,真正落实了中央“三个一”,“一户都不能丢、一分钱都不能少、一天都不能耽误”。通过该项目实施,受到了农民的好评,农户普遍认为良种补贴不仅减少了开支,而且增加了自己的效益,良种补贴的确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好政策。

总之,参加工作特别是晋升助理农艺师以来,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同实际工作紧密联合起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赤城县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经过十几年不断学习和实践,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今后,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为赤城县农业生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7

我xxxx年毕业于张市农机学校机电专业,同年毕业分配到赤城县农业局工作。先后在赤城县种子公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新能源工作办公室,良种服务中心工作。xxxx年县局的表彰,并在20xx年《河北农业》上发表了《怎样识别化肥》专业性文章。现将几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培训教育事业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赤城县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要阵地,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培训中心的'重要工作,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发放录音、光盘资料千余盘,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和产业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由于工作踏实,成绩突出,组织上给予我很高荣誉,受到领导好评,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学以致用,心系农民,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1、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xx年以来我重点抓了春谷包衣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苗期害虫控制在最低限度,将白发病控制在茨营子、龙门所、样田、赤城镇、龙关、刁鄂、镇宁堡8个乡镇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及增产技术4万亩。平均亩产达610公斤,实现总产玉米1640万公斤。在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上,主要是在20xx-20xx年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3138”,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坑田种植栽培技术,玉米平均亩产达76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50公斤。增产幅度达12.8%。

二是水稻施用锌肥技术示范200亩。重点是在水稻抛秧后3-4天,每亩稻田施入硫酸锌2公斤,该项目技术要领简单,效果明显,平均亩产达300公斤以上,比对照亩增产35-40公斤。

三是杂交谷子新品种示范200亩。品种为“张杂一号”。该品种从长势看较当地普通品种粗壮,根系发达,抗病虫,抗倒伏,抗旱能力强。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品种亩增产达50公斤。

2、认真做好全县种植结构调查工作。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县是一个农业县,生产条件较为落后,为了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大力度调整种植业经济结构,是顺应市场经济、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进入市农业结构调整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按照“适当压缩粮播面积,稳定油料面积,扩大蔬菜种植。”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8

xxxx,男,20xx年7月生,20xx年11月参加工作,20xx年5月22日获助理农艺师资格,20xx年5月30日被聘为助理农艺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品种的繁育、实验、示范等工作,现将近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专业技能、取得的成绩等简要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表现

任职以来,能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工作积极,作风正派。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统一,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到第一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汝南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先后系统地学习了《作物栽培学》、《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新技术应用》等专业书籍,另外又从报刊、杂志上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再加上我多年深入农业第一线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很快熟练掌握了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和技能,在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同时我还注视新品种的发展动态,对新技术,新品种积极进行引进和推广,搞好实验、示范、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向有关专家咨询,直到把问题解决。由于我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本人也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现在生产中遇到的个别技术疑难问题,能及时解决,已经达到了中级职称人员所具有的水平。

三、主要工作业绩

任助理农艺师以来,积极搞好板店乡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的实施等工作。累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项,包括小麦的前氮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宽窄行种植等,推广应用面积82万多亩次,增加粮食1。1亿斤,增加经济收入0。9亿元。引进推广新品种16个,其中小麦品种有内乡188,郑麦9023、西农979、矮抗58等9个,玉米新品种有掖单2号、鲁单981、郑单958、浚单20等6个。20xx年以来,我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在板店乡刘营、板店、仲庄、王庄等村开展了小麦、玉米的高产创建工作,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物质补助,使创建区内的粮食产

量有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较非创建区提高80公斤以上,创建区内增加粮食120多万斤,增加经济收入115万元左右。我还利用农闲时节和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对群众进行培训和指导,每年都要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10多期,培训农民1800多人次,面对面指导群众600多人次,通过我的培训和指导,使我乡群众的种田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还与其他同志一起建好新品种展示田,每年都对小麦、玉米新品种进行展示,我作为一名成员,积极参与到新品种的展示中去,搞好观察记录,对表现好的加以推广。在任助理农艺师的这近8年间,我为板店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来源://www.gsi8.com/gongzuozongjie/2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