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网 >地图 >汇报资料 >

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有关周恩来的故事(汇编12篇)_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时间:2018-11-22 作者:工作汇报网

有关周恩来的故事(汇编12篇)。

『一』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周恩来传记:睡前故事

周恩来,字翔宇,号飞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出生于江苏淮安。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随堂伯父周贻谦到奉天银州(今辽宁铁岭),入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秋天,伯父周贻赓接他到沈阳人东关模范学校学习。这时,少年周恩来在老师的教育和《革命军》、《猛回头》等书刊影响下,已树立读书救国的大志。

1913年8月中旬,周恩来考人天津南开学校。当时的南开,是一所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开办的比较有名的学校,创办人严范孙,是晚清翰林,一位主张教育救国的开明人士。校长张伯苓,是一位非常爱国的很有名的教育家。在他们的主持下,学校不仅严格要求学生具有爱国意识,学好文化科学知识,锻炼好身体,而且提倡并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社团,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

周恩来人学初期,国文、英文成绩欠佳,经过奋发努力,很快赶上,各科成绩均优。尤其是在南开教育的培育下,他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步爱国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在课外,他非常关心时事,经常阅读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报刊、书籍,如《民权报》、《民立报》、《大公报》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的著作,以及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等。他还积极参与敬业乐群会、校风报社、新剧团、演讲会等学生社团的活动,担任各种负责工作。

在检察厅拘留期间,周恩来等团结难友学习政治、文化,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周恩来在5月28日至6月7日期间,还连续5次向难友系统地宣讲马克思主义。

在全体难友的坚强团结和共同斗争下,反动当局为挽回面子,在经过形式上的审理之后,终于被迫于7月17日释放全体代表,天津各界立即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周恩来出狱后,于8月初,他主持觉悟社年会,总结五四运动以来天津的学运经验教训,认为必须联合全国各进步团体,共同改造旧中国,挽救国家危亡。他们主动与李大钊等领导的北京进步团体联系。8月16日,周恩来等觉悟社社员11人,到北京陶然亭举办茶话会,邀请北京少年中国学会、青年工读互助团、人道社。曙光社4团体代表共20多人,商讨今后救国方针。周恩来代表党悟社,倡议与会各团体联合,共同改造社会,挽救中国。李大钊代表少年中国学会发言,提议各团体有标明主义的必要。8月18日,五团体代表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再次开会,决定成立名为改造联合的组织,通过《宣言》和《约章》,宣布要联合全国各地的革新团体,共同进行改造社会,挽救中国的斗争。

『二』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1957年,二十六岁的范承祚刚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人文学院毕业,就开始为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做高层翻译。开始为总理做翻译时,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所以称呼起这位年轻小伙子,总是如一位亲切的长辈,唤他“小范”。

周恩来翻译范承祚携新作回到故里淮安 笑说总理都叫他“小范”

10月18日,周恩来总理的身前翻译,原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同时也是诗人的范承祚,带着他创作的对总理饱含思念之情的诗集《往事如诗》,来到家乡淮安,与淮阴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分享他眼中的周恩来,讲述自己今生有幸体验到的伟人风范和人格魅力,讲到动情时热泪盈眶。

1957年,二十六岁的范承祚刚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人文学院毕业,就开始为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做高层翻译。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势头蒸蒸日上,所以范承祚就经常为周总理做贴身翻译,一做就是。

开始为总理做翻译时,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所以称呼起这位年轻小伙子,总是如一位亲切的长辈,唤他“小范”。小范记得当他第一次为总理做翻译时,总理就听出了他的苏北口音。工作结束后,总理就问他是什么地方人,当小范说自己祖籍淮安,出生在宝应时,总理立马欣喜地说:“呵!原来你是我的小老乡啊!”后来,总理也会经常管小范叫“小老乡”。夸赞他时,总理会欣慰地说:“小老乡工作做得不错!”犯了错误批评他时,总理也毫不客气:“诶呀,你还是我小老乡呢!”

1963年岁末,周恩来、陈毅一行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为期九天的访问。经过了民间活动、官方活动,加上阿方举行的跨年晚会后,已经是除夕之夜的凌晨四点了。狂欢的人群都散了,阿方接待的行宫大厅里恢复了深夜的寂静。小范在四楼的办公室里整理好一天的翻译文件资料后,已经是凌晨四点四十分。他蹑手蹑脚地下楼,准备回到位于总理房间隔壁的他的卧室。就在他尽可能放轻脚步怕吵着总理时,一声无比亲切熟悉的声音传来:“小范啊,怎么还不休息啊,明早还有事呢。”定睛一看,只见总理身披旧尼大褂,站在走廊尽头和警卫员在谈什么事。他不理解总理为什么说明早还有事,因为明天是大年初一,而且经他翻译的行程安排表上,明天上午是没有活动的。但是小范也没敢多问就回房了,累得合衣躺下,领带都没有解开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朦朦亮时,总理的换班警卫就把小范叫醒了,“快起来,总理等你呢。”一看表,才早晨五点多,他想起凌晨总理说的“有事”,就敢忙爬起。来到大厅,看到已经穿戴整齐的周总理,神采奕奕,风度翩翩地从行宫的汉白玉台阶上拾级而下,完全看不出他已经连续参加了几天的活动,而且很可能昨晚又是一夜没合眼。

金碧辉煌的大厅经早起的工作人员清扫收拾,已经又焕然一新,想象不出两个小时前这里刚办过一场盛大的狂欢。此时大厅几乎没有任何人,显得很安静。可就在总理刚走到了大厅里,大厅的门竟突然打开了,涌进来几十号阿尔巴尼亚行宫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一大清早做完打扫后,没想到来自中国的总理也这么早就起来了。于是他们惊喜万分地涌到总理的身边,都想一睹周总理的风采。而总理似乎并不吃惊,他一个个地与这些清洁员、厨师、接待员、仓库保管员等握手问好,给他们拜年。有拿着簸箕的清洁女工局促地站在墙角,不好意思上前,总理也一并地上前握手,表示感谢。

这时,小范才明白总理说的“有事”原来是这么回事,总理特意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在没有任何事先安排的情况下,来给阿方的工作人员拜年。只是让小范略觉遗憾的事,因为现场没有任何中方和阿方的官员,也没有中外记者,所以这温馨的一幕,没有留下任何图片和报道,只是在他和这些工作人员的心里,留下了永远值得回忆的感动。

每逢佳节倍思亲,总理也是有着浓浓乡情的平凡人。访问期间休息时,总理会与小范聊家乡,“我在老家淮安住到九岁,去了宝应的外婆家。那儿有个宝塔根。你去过宝塔根吗?”小范说没去过。总理笑着揶揄道:“诶呀,你还是宝应人呢,连宝塔根都没去过!”后来小范回老家,特地去看了总理说的宝塔根。不过事隔多年,由于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宝塔根这一遗迹也几乎没了。小范心里又是遗憾。

一次,由于连续几天劳累,小范在车上给周总理和阿尔巴尼亚总理做翻译时,竟睡着了。醒来时已过了八分钟,他自觉羞愧难当。周总理却亲切地说:“小范啊,再眯会吧。”阿尔巴尼亚的总理笑呵呵着说:“是周总理不让叫你的。”后来汽车到了访问地点,总理向所有工作人员宣布,下午的活动推迟,让大家先好好地睡一觉。原来总理在小范睡着的八分钟时间里,用法语和阿总理口头达成了推迟活动的“协议”。

讲座前台,这位已过八旬的“小范”,讲起他曾与总理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在总理身边做翻译的岁月。整场讲座,范承祚一直学着总理的口吻自己“小范”

『三』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52年下半年,党和国家才考虑发工资进而将供给制改为工薪制。最初的工资定级标准是参加革命的时间和担任职务高低。

邓颖超是1924年在天津加入共青团,1925年3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担任天津地委妇女的。后来她又长期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担任过中央妇委委员、中共六大列席代表、中央机要局局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她不仅是中共的一名重要领导人,而且还是国民政府的参政员。因此,确定工资级别时,邓颖超完全可以定为行政3级或4级。但是,邓颖超和周恩来一样,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她只要求给自己定为行政5级工资。

据曾跟随周恩来20多年、后来担任周恩来行政秘书暨西花厅的何谦回忆,当年他拿到中央和中组部关于西花厅工作人员工资的批复件后十分高兴,在稍有闲时就见缝插针向他汇报。他先汇报了中央批定邓颖超的工资为行政5级,后又一一汇报其他人的工资定级情况。一直微笑着静静地听。当汇报得差不多时,突然问:“何谦,你的工资批定的是几级?”“中组部批的是行政12级。”何谦高兴地回答。“那么李银桥呢?”又问。“行政13级。”何谦回答说。“他为什么比你还低一级呢?”“他是1940年参加革命的,我是1938年参加的。他比我参加革命的时间晚了两年。”“这好像不好吧?”周恩来像是自言自语似地说着、思考着。忽然,他眼睛一亮,对何谦说:“走,我们到大姐那里看看。”

于是,何谦随着周恩来到了邓颖超的办公室。遵照周恩来的意思,何谦一进门就把中央审定邓颖超的工资为行政5级的批复件放到了她的办公桌上。这时,周恩来望着邓颖超说:“小超呀,你最近身体不好,上班也不正常,现在中央还批准你拿行政5级的工资,我看你拿6级就够了。”

邓颖超从周恩来的眼神里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连忙毫不犹豫地说:“好呀,我是新的‘夫唱妇随’,你的意思我照办。咱们就向中央打个报告,请求再降下一级,拿行政6级的工资吧。”说完,邓颖超立即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向中央写了一份要求将自己的工资由行政5级降为6级的报告,并让何谦转报中央。

何谦随周恩来回到办公室后,周恩来又用深情的目光望着何谦说:“何谦呀,我看你是不是也向中组部打个报告,自请降下一级工资好吗?”就这样,何谦和李银桥不但所任职务为同一职级,所拿工资也完全一样了。

『四』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今年暑假我读了着名童话大师周锐写的童话故事《兔子的名片》这本书,里面有《黑羽毛》、《要你赔》、《兔子的名片》、《分月亮》。其中,一张名片、一只蚊子、一只蜗牛都被周锐伯伯写成了一篇篇优美的童话,真是有趣极了。

五年级日记大全题目:后悔。五年级关于后悔的日记大全作文怎么写?这篇五年级日记大全作文400字的后悔的日记大全作文希望能够帮到你。

冬至的作文500字篇9今年冬至,我一人在家。姥姥身体不适,妈妈留在她身边照顾。爸爸在外地上班,特意叮嘱我晚上记得给祖宗烧纸。

六月,栀子花盛放的季节,那些曾经被我撒在墙角里的作文已经开放,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让人着迷,让人沉醉,我不求它们能长得比玫瑰艳丽,只求它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假期里,我盼了好久的《笑猫日记》终于出新版了!我迫不及待的买了回去,一口气读完。那里边的故事太好看了!它描写了一个充满快乐和自由的神奇世界。

『五』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对周恩来影响很大。

周恩来一个叫何殿祯的同学家在沈阳郊区的魏家楼子,这个地方是19到19日俄战争的`战场。 19暑假,何殿祯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周恩来本来想利用暑假多看些书,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还是去了魏家楼子,而且连续3个暑假都是在那儿度过的。魏家楼子在沈阳郊区,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魏家楼子村后的山上还有俄国人立下的石碑,村东头的烟龙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残垣断壁上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激战的累累弹痕。

何殿祯的爷爷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忧国忧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这位老先生还带着孙子陪周恩来去了烟龙山,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日俄战争的悲惨情景使周恩来震惊。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宁静的村子里突然传来了声声狗叫和阵阵枪声。日本兵和俄国兵在这里打起来了。日军在烟龙山设了指挥部,村里的房子被俄国兵放火烧了,乡亲们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亲被俄国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萝卜窖里也没能幸免,被枪杀了。何老先生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满怀热望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我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将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何老先生还和周恩来对对子,他说了上句:“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想了想对了下句:“誓做中华的主人。”何老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好!绝好!”何老先生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

周恩来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激发了“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伟人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这鸿鹄之志。

『六』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七』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刚过大渡河,周恩来就病了。经常高烧不退,有时甚至处于昏迷状态。

红军什么药品都没有,平时普通战士受伤了,也只能用盐水给伤员洗洗伤口,这就是最好的治疗了。

他的医护人员刘江萍很着急,总是和其他医护人员千方百计到各个部队去找药。

周恩来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刘江萍叫来,对她说:“战士比我更需要药品,决不能到部队去找,我们有什么就用什么!”

每到一个宿营地,刘江萍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到处买药,偶尔能买到一点止痛退烧药,就立即让周恩来服用。有一次他们在一个集镇上,买到了二两木耳,刘江萍喜极而泣,这在整个长征途中可以算是最高级的补品了。

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周恩来整天高烧不退,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翻雪山前部队专门为周恩来准备了担架,可他坚持自己走路。最后,他实在走不动了,才躺到了担架上。

周恩来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从来没有把自己当领导看待,而是把自己当做普通战士,别人能吃苦,他也能。而且他比别人操的心多,费的神多。

过草地时,医护人员好不容易给周恩来煮了一碗粥,他严厉地问刘江萍:“部队现在吃什么你们不知道吗?”刘江萍说:“怎么不知道,吃草根、吃树皮,可你病得这么重,还协助毛主席工作,分担全军的重担,难道吃一小碗稀饭都不应该吗?”

“小刘呀,我们是革命的队伍,一定要官兵一致,好坏大家都要一样。”周恩来最终也没吃那珍贵的稀饭。

红军进入甘肃时,正是收获的.季节,队伍经过一片梨园时,长途行军的红军看到,树上果实累累,黄莹莹的,看见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可是谁也没有上前去拿梨子吃。房前屋后,梨子成堆。周恩来却坐在梨树下,一手端水喝,一手拿铅笔,聚精会神地看地图。刘江萍看到生病的周恩来没吃老百姓一个梨子,睡在梨堆边的他也一个梨都没拿。

『八』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是全国人民敬爱的伟大人物,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诵。周恩来从小就有大志。19xx,才12岁的周恩来到东北沈阳,进东关模范学堂读书。有一天,校长问同学们:你们说说,读书为的是什么呀?

同学们一一回答,有的说为了父母,有的说为了长大找事做,有的说为了赚钱发财。周恩来却大声说:为了中华的崛起!

崛起就是强盛、振兴的意思,周恩来的回答,博得一片赞扬,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人。也是在12岁那年,邓颖超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师学校读书。有一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内容是纪念为国立功的蔡锷将军。邓颖超的作文是其中四篇最好的之一。她写道:蔡将军嘱咐我们要爱国,要讲道德,不要重私轻公。我希望同胞们上下一条心,振奋精神,谋求国家的进步!

小小年纪,她还大胆预言:如果能这样,怎么就不能让我们国家超过列强,立于它们之上呢?

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邓颖超为谋求国家进步而学习。他们一生为人民做出的无私奉献,证实了他们是说到做到的人。

『九』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周恩来的名言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3、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

4、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5、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 周恩来

6、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周恩来

7、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

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9、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周恩来

10、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11、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

12、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周恩来

13、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14、马克思主义是有框子的。我们有的是大框子,并不一般一反对框子。我们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无产阶级化。这个框子该有多么大!我们还要改造自然,这又是多么大的框子!—— 周恩来

15、没有现代化的技术,就没有现代化的工业。—— 周恩来

16、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周恩来

17、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周恩来

18、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周恩来

19、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 周恩来

20、老实常在,狡猾常败—— 周恩来

21、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 周恩来

『十』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31、民主集中制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32、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33、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

34、为革命奋斗的历史,别人是抹煞不了的,除非自己毁掉它。

35、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36、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37、为革命奋斗的历史,别人是抹煞不了的,除非自己毁掉它。

38、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39、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

40、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41、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42、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43、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练人的。

44、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十一』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阴阳怪气地问道:“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周平静地回答: “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

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

苏联大使有些恼怒:“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

周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消息传出后,国际上一些敌对分子幸灾乐祸。中苏关系当时严重恶化,苏联大使和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难堪。他见兜圈子达不到目的,就摊出所谓的“王牌”,料想周一定无话可说,结果周反戈一击,苏联大使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

『十二』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大江歌罢掉东头,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的一首古体诗,道出了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一个十八岁的热血青年即将赴日寻求救国真理时的决心。

正因为有了这种决心,才有了他日后所创造出的伟大功绩。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崇高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曾荣辱与共。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以后,我们的国际已不是一个“**上国”,而是陷入了重重危机,她外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内有封建腐朽势力的压榨和剥削,大片领土被割让,巨额财富被掠夺,无数民众被**,祖国陷入了危难之中。

面对祖国的危难,中华好儿女们奋起了!他们前赴后继发动了几十次反帝反封建的起义和爱国运动——金田起义、戊戌变法------但所有这些努力,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三座大山”仍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孙中山,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愚妄自大的满清统治者的统治,却没能推翻“三座大山”,祖国仍处于危难中,光明还遥不可及。

终于,**“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中国的革命者们指明了方向,于是马列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周恩来就是其中伟大的革命家中的一员。

“八一”的枪声,宣告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这次起义周恩来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周恩来到**苏区,毛泽东等领导带领工农红军五次突破反动派的围剿,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时候,他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同志的领导,纠正了党的错误斗争路线,挽救了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和毛泽东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和运动战争,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取得了胜利。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等人在与国民党进行了一番艰苦的谈判和较量后,最终取得胜利,周恩来在会谈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后,国民党反动派便公然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在延安和日后的西柏坡,指挥起了艰苦卓绝的三年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文来源:https://www.gsi8.com/huibaoziliao/10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