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网 >地图 >心得体会 >

游戏读书心得体会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09 作者:工作汇报网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7篇。

勤于思考是一个好习惯,我们可以放松的在心得体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写好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可以汲取教训提升能力,您想读一篇好文字吗不妨看看“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篇1)

面对《发现母亲》,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普通母亲王凤兰,而是中**亲素质的一个缩影:我身上的问题其实也是许多中**亲身上的问题,我在教育上的成功和失败,其实正体现了母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大意义……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素质决定孩子的素质。当我彻底认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儿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

回想这么多年来教育儿子的经历,我感到一对儿子身上更深地烙下了我的印记。虽然《三字经》上早就说过:“子不教,父之过。”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在很多家庭中,教育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承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在我家里,虽然丈夫有他的工作,我也有自己忙不完的事业,但教育儿子的任务几乎都落在我的肩上。丈夫是一个对家庭、对孩子责任心不强的人,我对教育儿子也沒有经验。

我不由得进一步思考:在我的身上,父亲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比如父亲远亲爷爷成份不好,影响了父亲入党问题,父亲很伤心,父亲政治上要求上进,对业务精意求精,都深深地印在我脑子里,但是以前的我性情暴躁而又勤劳能干、自主性很强,这又活脱脱是母亲的影子;在我的儿子身上,我的影响更是远远大于丈夫的影响。那么,在一般家庭中,到底是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大,还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呢?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觉得应该是母亲的影响更大一些。

__年,我在佳木斯市书店买到王东华教授的《发现母亲》,书中的内容和观点给我以极大的震撼。王教授从生物学、优生学、人才学等多种角度,有力地论证了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关键性影响。对照书中的观点,我第一次感到自己以前对“母亲”的理解还肤浅得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缔造高素质的孩子,关键是提高母亲素质!

通过此书阅读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作为一名母亲的内涵增长了不少,在今后我还需继续品味此类书籍。我建议没有看到《发现母亲》一书的女性:不要以为,你不是母亲,你就不必看这本书;不是这样的,你是父亲,你也要看,书中告诉你如何做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也不要以为,你还没有结婚,你不必看;不是这样的,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你想结婚,并且还可能会做父母,你就有必要现在就去看看,看看你将要面临的责任和问题,你或许现在就能够提早得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不要以为,你老了不必看了,儿女已经长大,可是儿女也是要做父母的,所以,看看吧,为了你的儿女的下一代,为了你自己,或许,你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回忆自己作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缺失,你的经验,将为儿女提供有力的佐证——如何抚育和教育子女,才能够使他们成为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篇2)

王东华教授在首页这样写道: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并不是男人比女人优越,而是因为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这个试验品后才去造女人。当上帝把女人造出来后,上帝造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它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女人!母亲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

初次看到这段话我的感想是王东华教授是从生理上来说母亲的工作是上帝的工作,因为母亲要生育孩子。可是随着读书的深入,我才发现王东华教授,不仅仅是从生理上来说,更重要的是母亲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母亲要扮演好母亲的角色,要承担起母亲的责任。

母亲应该像服兵役一样服几年母役,特别是孩子从出生到3岁这段时间。不要为了自己的清闲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等到上学时再把孩子从父母身边接回,这样很难教育好孩子。有的母亲会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带孩子,这只是借口。教育不在乎时间的长短,而是是否陪伴中有教育。也有的母亲会说对于育儿的经验一点都不懂。这正是全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学校所教给学生是只是一些知识,一技之长,一个饭碗罢了。就连师范学校也只是交给他们如何教育学生,奉献教育事业。全社会没有一所学校教我们如何做母亲,也许大家听了不以为然。试想,一个商人不会计算就去经商,我们会说他很傻;一个医生不懂解剖学就去给病人开刀,我们会指责他。可对于没有一点育儿经验的夫妻做父母,我们却欣然接受,这正常吗?

王东华教授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到这个社会问题,在这本书中,作者揭开了一个秘密:教育的成败不在学校和社会,而是家庭。家庭教育尤以母亲的教育素养论成败。作者认为,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学问,尤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他生命中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由母亲给予的,这种教育不仅影响着孩子自己的一生,而且同样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也强烈地影响着更下一代的成长,没有哪一种教育比母教的影响更为深远和永久。

“江山是银,母亲是金。”母亲不光是生育孩子的生身之源,更是人格和品质塑造的第一老师。“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作者号召人们不仅要关心母亲,更要给为人之母营造做母亲的环境,让每一个母亲都成为孩子成材的推动摇篮之人。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可是这个未来跟我们的母亲是分不开的,这个花朵的开放离不开母亲的浇灌,早晨的太阳仍然需要母亲来托起!教育的艺术便是风筝线的艺术,即使远在天边,那风筝线还紧紧地握在母亲和教师的手里。只要稍微注意我们所熟悉的伟人和名人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母亲最重要的责任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教育家,教育好孩子,如果每一位母亲都能做到不但把孩子养大,而且还能教育成材,那将是对社会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作者在书中还特别强调了一点:身教胜于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家风。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家庭中走出来,无不带着各自家庭的印记。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个民族有传承的文化,一个家庭也有家庭所祟尚的价值观,在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便打上了一个家庭的印记。我们经常与一些孩子的家长交流,交流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家长的行为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最明显的,有的家长表现的没有教养,他的孩子必然也是那种顽劣且不容易教化的孩子,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遗传,而是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耳濡目染。相反,一个有责任的家长,即使孩子身处非常不利的环境或者家庭遭遇重大变故,也能以一个家长的责任化解不利因素,使孩子在家长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状况就是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是不可能只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的。孩子进入学校并不是父母责任的结束,相反还要更加关注孩子的行为,家庭教育依然不可以放松。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善结合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当然,我也从这本书中学到了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论: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而智力的发展又能促进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学生的智力教育不在于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尽管获取知识也是一种结果,但绝非是目的。

如果把知识和智力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那就不只关注知识的积累多少,更要关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是否发展了智力。举例来说,我在引导学生背诵精彩句段和古诗词时,往往我注重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古诗词。今天看来,如果记住了古诗词,不会运用,还不行,因此,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背诵古诗词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积累和运用,这才是教育目的。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篇3)

最近读了王东华教授写的《发现母亲》这本书,这是一部能够引人共鸣共思共感的书,阅读之后让人的心久难平静,因为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强盛兴衰密不可分。它的确是一部大家都应该共读的书。下面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

1.一个国家如果科技文化不发达,那一定是他们的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如果社会风气不好,则一定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精辟,多少问题孩子的问题不来自家庭)

2.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一个好的母亲必须用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才能武装起来,母亲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是最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工作,是任何其他工作都比不了的崇高工作。(母亲的角色无可代替,既然选择了做母亲,对孩子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要找种种借口来逃避自己的责任,只有用智慧与努力武装自己,才配得上母亲这个角色,女同胞们,努力吧!)

3.在过去仅仅认为孩子是受教育者,而教育的方式又仅仅是言教,因此没有母亲认为自己不对的,但是现在孩子以你为榜样你的所有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都将成为教材让孩子学到,因此,你面对的再不是一个肉疙瘩,而一个神灵,你的一举一动都需要注意,你遭遇的是一位极苛刻的行为检察官。(母亲是孩子行为的活教材,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榜样,别等到孩子出现了问题才想着矫正,孩子重塑的可能性太小太小。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包括我们的父亲乃至所有家庭成员。)

4.孩子是活的,教育也应该是活的,它应该同孩子一道成长。教育的主动权不应该拱手让给别人,孩子成长的筝线应该牢牢地捏在母亲的手里!对孩子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孩子做人的教育,母亲本人做人越成功越完美,他的教育资格就越牢靠,孩子的成长就越顺利越健康。(如果每个母亲、每个家庭都能松紧自如地掌握孩子地筝线,那我们父母就是父母,老师就是老师了。)

5.一个女性把孩子培养成才,其意义远远超过到工厂去拧几颗螺丝。但现在整个人类都错误的认为女性去拧螺丝反倒比培养孩子还要重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培养孩子与拧螺丝钉都做好了,不也是一件美事。当然两者冲突时孩子永远更重要,螺丝钉坏了可以重做,孩子永远不能重塑了。)

6.教育者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要求父母不仅去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把孩子引向伟大。父母亲的素质越高,孩子的成长便越快、越好。普通的父母当然应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教育孩子,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他们对伟大的理解肤浅,孩子自然常常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最优秀的父母人选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杰出人物自己。天才是从天才的手里诞生的,天才是从天才的手里造就的,杰出的人物是天才的最好培育者,杰出的人物是最好的候选父母!(中国的国情是素质越低,生的越多。这样的问题不解决,我们杰出人才从哪来?)

7.如果说自我教育也有层次的话,那么面对孩子的自我教育则是最高层次的,这时孩子不仅是被教育者,而且也是教育者,面对孩子事实上我们就是面对自己的良心、面对人类的良心。(把孩子当作一面镜子,好好照照,也许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JzD365.coM 迷你句子网】

看完书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我们要牢固确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意识,为孩子营追一个温馨、民主、积极向上的家庭氖围,承担起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同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让孩子站在你的肩膀之上,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教育着孩子。把“教育无处不在,教育不留痕迹”当作我们的座右铭。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篇4)

这个月有幸拜读了北京市玉泉小学的校长高峰老师的书《重新发现儿童》。这是一个走进孩子心里的校长,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校长,这是一个为孩子着想的校长,这是一个富有教育情怀的校长,书中用一个个短篇讲述了高老师从教以来的旅程和感悟,细读下来不禁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全书围绕“让儿童站在正中央”为主题,分五个篇章,分别是“看见儿童”“认识儿童”“保卫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

“看见儿童”一章向我们所有人发出疑问:城市为谁而准备?学校为谁而存在?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我们敢于为了孩子舍弃吗?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发人深思。是呀,这些问题的答案不都是我们的孩子么?我们要为儿童和童心未泯的人准备,我们要为那些怀揣教育梦想的人准备,我们要为喜欢孩子的人准备,可是现实的教育制度却把这些人挡在了门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本真的童年、本色的童心、本然的童趣,直至终生童心未泯,这才是富有价值的教育。高峰校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实施的。他在校园里建立了一条童话走廊,让每个走入学校的孩子从阅读童话开始,存留一份童年、童心和童趣。这样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以孩子的童心为出发点,从而让孩子们过上真正属于童年的教育生活。

“认识儿童”一章从了解孩子的世界谈起,“你不跟他玩,他就不跟你玩”这样简单的理论其实就是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小学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就至关重要。高校长根据学校的特点,不断探索幸福教育的内涵,设置了“十大好玩课程”贯穿小学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快乐,感受幸福,感受教育的乐趣。通过这些活动课程,才能不断地制造关键事件,才能让孩子们永远记住母校——那才是办学的成功。书中这样说:一所伟大的学校是这样的学校:从学校走出去的每一个孩子,不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每当经过母校门口的时候,总是怀着深厚的敬意,摘下自己的帽子,深深地向自己的母校鞠躬。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教育梦想,高峰校长把学校变成了孩子们的童年乐园,在幸福教育的路程越走越远。

也许与我一名普通的教师来说,能做的不多,但是做到心中有学生,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一切,给他们放松、自由、自由的方式,我也可以做到。在课堂上,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能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讲出自己画的内容,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让孩子们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让自己心中也溢满幸福!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篇5)

不知不觉,四月即将消失,如不是办公室同事提醒,我还以为四月还有一周的时间要过呢。时光易逝,记忆永远,不过,还是用笔记录一下为好。

四月的脚步是匆忙的,也是踏实而快乐的。9、21、23号,三次去张庙小学开展助读活动。作为天涯海角助读团队的一员,第一次为身居城市的高中学生和助读学校的农村孩子牵线搭桥,让他们之间因为读书而产生互动和关联、亲历和感悟;第一次让农村的娃娃们聆听来自上海的成功爱人人士“甲秀”先生的报告;第一次在读书日那天和大家一起将书捐给商河郑路镇8所农村学校,见证捐赠者与受捐者爱的交流与互动,见证孩子们的天真与热情。

还记得16号那天,久旱的齐鲁大地迎来了一场春雨。就在那天,菏泽牡丹区的助读仪式在和风细雨中启动,有幸受孔凡梅老师之邀参加了那次启动仪式,顺便聆听了一节外教关于“全身反应法”的讲座,受益匪浅。

自从周末到乡村学校助读,自己的阅读受到了一定影响。

四月初终于读完早已开始的《发现母亲》,补写了两篇三月份欠下的两篇,之后的两周只完整读完高峰先生所著的《重新发现儿童》一书,以下是阅读这本书的简单感悟。

每次看到孩子被迫学这学那没有自由的时候,或每次看到幼小的孩子举止行为成人化的时候,尤其是看到有些孩子小小年龄就变得对世界不再好奇的时候,总忍不住感叹:童年,去哪儿了?

无容置疑,童年在消逝。是什么造成了童年的消失?怎样才能挽救孩子们消失的'童年?

《重新发现儿童》一书包括看见儿童、认识儿童、保卫儿童、尊重儿童和发展儿童五章。作者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按照成人的意志高度同质化,根本没有为儿童而准备。学校,应该让孩子站在正中央,成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孩子。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应该会说话,它们是构成儿童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总之,学校是为孩子而存在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高峰校长将自己管辖的北京海淀区玉泉小学打造成适合儿童发展的乐园。

高峰校长认为如果孩子不喜欢学校,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孩子们的行为是规范的,自律的,但心灵应该是自由的,舒展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怀揣梦想上路,最终获得幸福。孩子到学校的目的表面上是来听课、读书、写作业、考试等,但本质上是孩子们在逐步社会化。家长关心孩子教育,但不能将希望放在传统的高考上。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一种应然的事业,需要怀揣理想仰望星空,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

传授知识不是教育上最重要的事,很多知识只需一翻书就会得到。去了解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永远会比我们告诉他这是个怎样的世界更重要、更有趣。发展心理学证明儿童时期心灵受了伤害的孩子成年时容易出现问题。

高峰校长说对于一个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其实吃饭远比学习教材更重要。是啊,如果没有了好身体,将来还能干什么?早上值班时,看到一大群孩子在走廊上狼吞虎咽对付一顿早餐时,总忍不住劝他们好好吃饭,然而他们总说没有时间。

书中说如果老师强硬坚持某些原则,孩子会叛逆,或者阳奉阴违或者循规蹈矩。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家长和老师都有所保留,能够琢磨成人的心理,人前人后表现不一。等到孩子出了大问题,家长和老师倍感诧异。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就是一种选择。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要滥用老师的权利,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批评学生,更不能将自己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把老师视作毒蛇猛兽,希望离老师越远越好。

做老师,需要学习。只有将自己变成儿童,才能发现儿童、呵护童心、保卫儿童权益、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继而发展儿童潜力。没有不需要学习的学生,也没有天生的老师。其实,做老师的最大幸福在于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非功成名就时听到的掌声。

三、美丽的邂逅

因为心连心助读,便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与相遇。

4月2号(世界儿童图书日),“天涯海角心连心助读团队”进行了第一次爱心募捐,很多老师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大家你30元,我50元,他100元,眼见微信红包的钱不断增加,只有一面之缘的郭迎新老师通过微信转来了1000元;燕山中学的刘兴凤老师连续发来好几个红包。最后,我们募捐的钱加上原来的结余足以为受捐学校的老师购买足够的书籍了。团队为受捐学校的老师每人购买一本书,其目的是想激发督促老师们阅读,因为没有爱读书的老师,很难有热爱阅读的学生。努力帮助当地学校形成师生共读的氛围是我们活动的目的之一。

随着心连心助读活动的开展,相识相知了一些新的朋友,如:菏泽的朱文静、尹翠华老师、济南的徐春燕、张青青、崔宁、常乐乐、周连梅和读者杂志社的孙加军、讯吉安公司的司机蔡林老师等先后加入了助读活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铺平了“天涯海角心连心”的助读之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甲秀”先生。几年前,通过“船长”与“甲秀”先生相识。他曾经慷慨解囊对我班的贫困生给予资助;他曾经将价值不菲的世博会纪念品赠与我作为给同学们的奖品;春节前,当他听说我开展心连心助读活动计划时,再次捐助10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并打算在读书日前来参加助读活动。临行前,他坚持自费预定宾馆房间以坚守志愿者章程的规定。22号,他不辞千里之苦,自驾车从上海到济南,又从济南到商河,连续12个小时的驾车行程。第二天(世界读书日)一大早,又驾车赶到郑路镇张庙小学为那里的家长和孩子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下午又赶到许商镇小学为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数百名师生和家长做了报告。

“千里之行,只为活动”,为了这次活动,他精心准备了18页纸的讲稿,还为每个学校带来了精心选择的《十万个为什么》和《科学发现纵横思维谈》。“甲秀”先生做报告的当天晚上,家长群里已经有人在商量为孩子购书的事情了。

回望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到过的人,想用林微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慧眼感谢所有支持关注心连心助读活动的爱心人士,我的学生和同事以及协助我们工作的老师、领导和家长们!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篇6)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又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踢毽子、跳格子等游戏。小伙伴们个个被晒得脸儿黑里透红,被风儿吹得皮肤都裂了。但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健康康的。由此可见,游戏对年幼的孩子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等素质的人。关于体能、语言、感知方面的发展一般都能从游戏中得到体现。

大多数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有些游戏中的儿歌也存在不少迷信的、过时的、不正确的知识,需要加以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

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玩民俗游戏《抬花轿》时,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孩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在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许多游戏都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游戏中编配的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在玩游戏“摇元宵”时,是由两名幼儿合作边念儿歌边玩的。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从中也增添了游戏的情绪,幼儿能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布剪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里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五)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家长和社区中的人们,对儿时的游戏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游戏推动极大。在家庭里,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等。在社区中,好玩的游戏自然的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这对于现代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获得的可是宝贵的社会交往机会,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由于游戏,幼儿园、家庭、社区,有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教育观念有了一致的变化,教育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促进时代的新文化。游戏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

游戏力读书心得体会(篇7)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又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踢毽子、跳格子等游戏。小伙伴们个个被晒得脸儿黑里透红,被风儿吹得皮肤都裂了。但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健康康的。由此可见,游戏对年幼的孩子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等素质的人。关于体能、语言、感知方面的发展一般都能从游戏中得到体现。

大多数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有些游戏中的儿歌也存在不少迷信的、过时的、不正确的知识,需要加以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

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玩民俗游戏《抬花轿》时,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孩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在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许多游戏都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游戏中编配的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在玩游戏“摇元宵”时,是由两名幼儿合作边念儿歌边玩的。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从中也增添了游戏的情绪,幼儿能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布剪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里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五)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家长和社区中的人们,对儿时的游戏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游戏推动极大。在家庭里,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等。在社区中,好玩的游戏自然的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这对于现代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获得的可是宝贵的社会交往机会,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由于游戏,幼儿园、家庭、社区,有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教育观念有了一致的变化,教育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促进时代的新文化。游戏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

总之,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就像事业、工作、具有意义,这样就要求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细心地观察、积极地想办法,为幼儿游戏创造条件,科学地指导幼儿游戏,巧妙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充分发挥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地积累、总结、指导幼儿开展游戏的经验。在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gsi8.com/xindetihui/1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