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立秋古诗(精选7篇)。
立秋古诗 篇1
1、《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3、《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6、一叶落 李存朂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7、莲叶 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8、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9、落叶 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10、红叶 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立秋古诗 篇2
1、《次韵立秋》
宋朝·杨公远
白帝交承下令时,蒲葵絺葛竖降旗。
书亲灯火儿曹喜,雁过沙场士卒悲。
夜月一帘虽旧识,西风半榻是新知。
从今景物皆清致,多办吟笺剩赋诗。
2、《立秋后病作此写怀》
宋朝·强至
卧病喜秋至,昏烦庶以平。
清风不少济,宿疢仍相撄。
凉叶犹未振,阴蛩已先鸣。
四时顺万物,奚独戕吾生。
3、《和项公立秋韵》
明朝·程通
梧桐飘一叶,四海总知秋。
已喜河山静,还惊岁月流。
籁声风不定,凉气雨初收。
借问衡阳雁,飞飞若为谋。
4、《立秋日作》
宋朝·林景熙
苦热如焚想雪山,清商一夕破愁颜。
炎光断雨残虹外,凉意平芜远树间。
忙踏槐花犹入梦,老催蒲扇共投闲。
城头遥望累累冢,辽海荒寒鹤未还。
5、《立秋后有感》
宋朝·杨齐
一雨助凉天气醒,夜来残叶报秋声。
人歌曼倩书重发,客笑相如赋未成。
惊破鹤心宵露重,送他鸿翼晚风清。
功名未了男儿事,争遣心头系得旌。
立秋古诗 篇3
1、红叶 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2、诗经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渳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3、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4、诗经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5、霜叶飞 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6、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7、和杜录事题红叶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8、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9、槐叶冷淘 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10、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立秋古诗 篇4
1、《己卯立秋》
近现代·秦鸿
意态白云浮,浮生碧海沤。
欢娱金掌露,恨痛玉盘羞。
树影张天舞,阳光濯地流。
一收曾万取,把盏唤清秋。
2、《庚寅立秋感赋》
近现代·熊盛元
荷未枯时鬓已秋,隔溪香黯小红楼。
鸟惊残梦云千叠,人坐虚堂茗一瓯。
镜里形骸非旧我,吟边浩荡怨灵脩。
海尘扬处仙家醉,谁与凭栏咏四愁。
3、《立秋》
元朝·周霆震
京洛风尘竟未休,送迎为上敝貂裘。
萧条人物常如夕,惨澹乾坤又入秋。
敕使经年遗北海,战场近日在南州。
纷纷鸡鹜群争入,谁向沧江友白鸥。
4、《伏中苦热闻立秋将至成绝句催之》
明朝·黄淮
闻说新秋次第来,先期特地遣诗催。
要凭严令驱残暑,散作清凉遍九垓。
5、《立秋夜感怀》
明朝·沈宜修
凉夜悠悠露气清,晴虫凄切草间鸣。
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馀残月半窗明。
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立秋古诗 篇5
1、《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上得城来眼顿明》
宋朝·杨万里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2、《七月五日立秋初夜观月》
宋朝·沈辽
酷暑殊未却,微风初夜清。
徘徊中庭步,复赏月华明。
物色岂骤变,人情自先惊。
长林最萧洒,瑟瑟战秋声。
野心独怡怿,念此岁月征。
聊持一樽酒,凭几坐南楹。
3、《己亥立秋》
明朝·王邦畿
年来树木摧应尽,衰落何因别蚤秋。
近海好风初及岸,远山微月渐生楼。
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
惆怅一年今又半,渔竿辜负蓼花洲。
4、《闰六月望日立秋》
清朝·乾隆
遥天今日火星流,最好平分夏与秋。
纨扇已输一半冷,宵砧欲动十分愁。
团团玉镜悬云汉,叠叠金波印斗牛。
欹枕蛩声吟不了,那知蝴蝶是庄周。
5、《东郡七夕立秋》
清朝·张惟赤
光岳楼前暑气收,断云疏雨送扁舟。
关河暝色催砧近,海岱烟岚入树浮。
天上双星方渡汉,人间两鬓又惊秋。
明朝玉笛声凄切,风起黄榆白雁愁。
立秋古诗 篇6
1、《立秋日》
唐朝·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2、《立秋日二首·其一》
明朝·郭之奇
炎光未息夏,悲籁已鸣秋。
何须问梧叶,客绪自悠悠。
3、《立秋夜》
明朝·朱朴
云敛晴峰翠黛乾,露擎荷叶水晶团。
病翁自喜得秋早,游子欲悲行路难。
月白关山砧杵动,天高河汉斗牛寒。
明朝自有凉风至,且向梧桐井上看。
4、《丁未立秋》
明朝·李孙宸
夏来常抱病,炎暑太相欺。
复此凉飙至,絺衣林外披。
荷衰如怯露,蝉冷乍惊枝。
物色皆秋意,宁关一叶知。
5、《七月五日立秋》
宋朝·晁说之
故庐归客不胜愁,可是人间晚立秋。
收潦水清如可待,无穷蛭螾看沈浮。
立秋古诗 篇7
1、《立秋二绝·折枝楸叶起园瓜》
宋朝·范成大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
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2、《立秋日作》
清朝·乾隆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
如何午热为孤注,疑是金官让末光。
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
农占晴雨纷如讼,历验原来亦鲜偿。
3、《立秋有感》
宋朝·白玉蟾
溪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弹冠。
方旦喜无暑,教人又怕寒。
人生中如许,不觉鼻头酸。
4、《二十二日立秋夜行泊林皇港二首·吴楚封疆接》
宋朝·张耒
吴楚封疆接,东南泽国宽。
江流秋日尽,山对暮云闲。
囊有离骚赋,头余骑省斑。
前秋聊把酒,一笑且开筵。
5、《立秋后三日得二侄并侄孙家书》
宋朝·程公许
万里书来印籀红,慰情何但万金同。
县丝性命幸存活,发地生涯甘阨穷。
老去忧心长似醉,秋来衰鬓乱飞蓬。
故园未有西归日,且愿平安信数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