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网 >地图 >工作总结 >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时间:2023-12-14 作者:工作汇报网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1500字。

时间不等人,蓦然回首,在过去的工作之中,我们都收获满满,需要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总结是回顾过去,写好总结有利于寻找工作规律,你有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的习惯吗?小编现在向你推荐经济学院工作总结15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1

一、学科建设

1.数量经济学博士点申报成功2.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申报成功3.西方经济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4.增设世界经济硕士点和金融工程本科专业5.“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制订了《经济学院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2003-2005年)

二、教学工作

1.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招聘增补了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2.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1) 本学期25门本科教学评分全部在75分以上,其中80分以上16门。(2) 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丁际刚,导师:夏振 坤、张建华)和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王浩,导师:方齐云)。3.本科生四级英语通过率:00级97.4%、01级92%,均居全校第三;六级英语通过率亦为全校第三;毕业班考研率达72%,录取率达32%。

4.积极推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成功召开第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历时二个月)● 成功主办武汉高校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历时二个月),我院获一等奖、三等奖、最佳表现奖。● 由卫平教授指导,我院研究生参加的作品《北 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组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经济调查基地。● 卫平教授主持了毕业生模拟招聘活动,卫迎春老师的《商务英语听说》受到学生高度好评。● 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5名优秀学生获首届奖。

三、科研工作

1.院内学术交流(1) 各系所的双周学术研讨会(2) 校庆学术报告会(3) 优秀博士论文报告会(4) 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周研讨2.对外学术交流(1) 10多位校外学者来访(2) 我院教师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多人次3.对2002年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共117,280元;

4.2003年科研成果:

● 实到科研经费858,500元,其中简志宏老师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基金课题3项,市级基金课题1项。● 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权威杂志论文20多篇● 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和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学术带头人王少平教授2.5位教师获博士学位,2名教师读博士学位。3.2名教师参加WSK考试,3名教师参加出国语培训。4.2名教师出国进修,2名教师访问进修归来。

五、党政和学生工作

1.院党总支书记顺利换届。2.举办十六大精神学习报告会等。3.学生工作成绩突出:胡志伟班被评为全国优秀班集体标兵,有2个班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6个班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三个团支部被评为校优秀团支部,优良学风班比例全校第一,2名学生被评为校三好生标兵。本科生工作和研究生工作被评为优秀。

六、2004年工作任务

1.办好10周年院庆2.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3.狠抓科研,把2004年定为科研年;4.认真落实国际化发展规划及措施,练好内功;5.抓好创收工作。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2

湖北经济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湖北省计划。

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原湖北商业高专的前身)。

学科专业体系渐趋完善、优势初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建有现代服务业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6个。

学校开展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开设本科专业5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金融、会计、财税、法律、物流、旅游等学科专业比较优势明显。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3

同志们:大家好!

今年上半年,我们学院在张教授的带领下,在整合经济学院资源方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1.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

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

4.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

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

我们在科研工作上也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

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

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

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

我们还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像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

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

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

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

在别的方面,我们院积极的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积极做好西方经济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准备申报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次招生工作。积极准备创办发展经济学研究杂志,进一步扩大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影响。

在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积极准备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形成优质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三级课程体系;完成张培刚教授申报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BR在发展经济学、农业及农村经济、制度与产权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争取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其他各类课题,力争多获立项,争取在课题和科研经费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发表科研成果,争取更多成果获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鼓励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以及其他各类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进一步办好双周学术研讨会,争取取得较大成果。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4

一、学科建设

1.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招聘增补了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

2.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1)本学期25门本科教学评分全部在75分以上,其中80分以上16门。

(2)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丁际刚,导师:夏振坤、张建华)和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王浩,导师:方齐云)。

3.本科生四级英语通过率:00级97.4%、01级92%,均居全校第三;六级英语通过率亦为全校第三;毕业班考研率达72%,录取率达32%。

4.积极推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成功主办武汉高校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历时二个月),我院获一等奖、三等奖、最佳表现奖。

●由卫平教授指导,我院研究生参加的.作品《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组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经济调查基地。

●卫平教授主持了毕业生模拟招聘活动,卫迎春老师的《商务英语听说》受到学生高度好评。

●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5名优秀学生获首届奖。

3.对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共117,280元;

4.科研成果:

●实到科研经费858,500元,其中简志宏老师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基金课题3项,市级基金课题1项。

●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权威杂志论文20多篇

●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和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2.5位教师获博士学位,2名教师读博士学位。

语培训。

4.2名教师出国进修,2名教师访问进修归来。

1.院党总支书记顺利换届。

2.举办十六大精神学习报告会等。

3.学生工作成绩突出:胡志伟班被评为全国优秀班集体标兵,有2个班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6个班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三个团支部被评为校优秀团支部,优良学风班比例全校第一,2名学生被评为校三好生标兵。本科生工作和研究生工作被评为优秀。

2.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3.狠抓科研,把20定为科研年;

4.认真落实国际化发展规划及措施,练好内功;

5.抓好创收工作。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5

1、数量经济学博士点申报成功。

2、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申报成功。

3、西方经济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

4、增设世界经济硕士点和金融工程本科专业。

5、“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6、制订了《经济学院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

1、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招聘增补了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

2、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1)本学期25门本科教学评分全部在75分以上,其中80分以上16门。

(2)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和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

3、本科生四级英语通过率:

××级97.4%、01级92%,均居全校第三;六级英语通过率亦为全校第三;毕业班考研率达72%,录取率达32%。

4、积极推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成功主办武汉高校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历时二个月),我院获一等奖、三等奖、最佳表现奖。

●由卫平教授指导,我院研究生参加的.作品《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组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经济调查基地。

●卫平教授主持了毕业生模拟招聘活动,卫迎春老师的《商务英语听说》受到学生高度好评。

●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5名优秀学生获首届奖。

3、对20××年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共117,280元;

4、20XX年科研成果:

●实到科研经费858,500元,其中简志宏老师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基金课题3项,市级基金课题1项。

●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权威杂志论文20多篇

●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和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2、5位教师获博士学位,2名教师读博士学位。

3、2名教师参加WSK考试,3名教师参加出国语培训。

4、2名教师出国进修,2名教师访问进修归来。

1、院党总支书记顺利换届。

2、举办十六大精神学习报告会等。

3、学生工作成绩突出:

胡志伟班被评为全国优秀班集体标兵,有2个班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6个班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三个团支部被评为校优秀团支部,优良学风班比例全校第一,2名学生被评为校三好生标兵。本科生工作和研究生工作被评为优秀。

2、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3、狠抓科研,把20XX年定为科研年;

4、认真落实国际化发展规划及措施,练好内功;

5、抓好创收工作。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6

1.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招聘增补了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

2.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1) 本学期25门本科教学评分全部在75分以上,其中80分以上16门。

(2) 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丁际刚,导师:夏振 坤、张建华)和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王浩,导师:方齐云)。

3.本科生四级英语通过率:00级97.4%、01级92%,均居全校第三;六级英语通过率亦为全校第三;毕业班考研率达72%,录取率达32%。

4.积极推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 成功主办武汉高校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历时二个月),我院获一等奖、三等奖、最佳表现奖。

● 由卫平教授指导,我院研究生参加的作品《北 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 组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经济调查基地。

● 卫平教授主持了毕业生模拟招聘活动,卫迎春老师的《商务英语听说》受到学生高度好评。

● 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5名优秀学生获首届奖。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7

石家庄经济学院前身是河北地质学院,创建于1953年,原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共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校占地总面积1276.82亩,建筑面积4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327万元,图书馆藏书137.6万册,数字资源量381635GB。建有地球科学博物馆和钱圆金融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是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秉承“勤奋求实 团结 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有容乃大”的办学理念,突出“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涵盖工、管、经、文、理、法、艺七大学科门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国土资源系统和社会发展服务,着力培养肯吃苦、善动手、会管理、能创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940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省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专家27人次, 53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聘请了12位院士为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8个科研机构;5个一级学科和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地质工程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47个本科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6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从1986年起,我校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天津大学等联合和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有140余名硕士生导师,先后招收工商管理、工业经济、地质经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床学、岩石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企业管理、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地质工程(含专业学位)、会计学、地球化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工商管理硕士(MBA)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多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我校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一) 报名参加全国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报名参加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1.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专业应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2.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复试资格后,复试时除复试内容外还须以笔试形式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如测试不合格,为复试不合格。

1.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时间:

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

现场确认时间:

2013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外语统考语种为英语,不录取其他外国语种考生。

报考人员的报考资格审查在复试阶段进行,往届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一)2013年12月25日-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1.我校将根据当年教育部确定的相关报考学科门类的基本复试要求及各专业录取名额确定复试名单。

2.考生复试时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其它相关有效证件原件(毕业证书或学生证);复试时我校将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原则,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确定拟录取名单。

3.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学费及奖助政策:

根据国家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教育全面实行收费政策。学校将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的相关规定收取学费,同时,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教、助研和助管“三助”岗位津贴、助学贷款等,提高奖助力度,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

我校将根据河北省相关文件制定具体管理及实施办法。

1.2013年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国家下达的实际招生规模数为准,各专业招生数在该目录指标的基础上按相应比例增加或减少,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2.学制为2.5-3年。

3.文科毕业生原则上不能跨门类报考工科或理科。

4.在校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

5.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如有调整,以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的为准,请考生及时登录研究生学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初试成绩单、复试通知请自行下载打印,不再邮寄。

6.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7.考生报名时,填写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如发现弄虚作假,不论招生工作进行到哪一环节,都将取消该考生资格。

8.如国家公布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作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请及时关注我校网站。

咨询电话:0311-87208228,传真:0311-87207712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8

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于1953年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直属地质部领导的地质学校之一。197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由塞外古城宣化迁至省会石家庄办学,学校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管理体制由国土资源部管理转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

学校经过56年的建设,已成为一所经、管、工、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教学单位;6个教学辅助单位;9个科研机构;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44个本科专业和30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生21300余人。

学校占地总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余平方米;拥有一批教学科研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达8578万元;有中心实验室20个;多媒体及语音教室占教室总数的90%以上;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163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万册;学校地球科学博物馆各类馆藏标本30000余件,其中展出的标本10000余件,恐龙化石标本9条,其中不寻常华北龙长20米,高7.5米,是晚白垩时期稀有属种;学校具有省内一流的校园网设施,以及远程教育基地、CAI课件制作中心等。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的教育、教学工作队伍。现有教工1477人,其中专任教师8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30人;省管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级教学名师、中青年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有70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兼任学校客座教授,其中两院院士12人。

从1986年起,我校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天津大学等联合和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先后有100余名教师被聘为硕士生导师。至今,已招收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工业经济、地质经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床学、岩石学、地层古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企业管理、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地质工程、会计学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多年改革与实践,我校积累了丰富研究生培养经验,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欢迎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或已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且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生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其中,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指纳入国家成人高校招生计划并于203月底前或6月底前取得成人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的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不得以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在11月份网上报名确认工作结束前不能取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不得以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本人有专科毕业证书且到年9月1日前满两年以上的,可参照国家有关同等学力的报考条件报考。

(3)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专业应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复试资格后,要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

(4)外语统考语种为英语,不录取其他外国语种考生。

(5)年龄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身体健康。

(6)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到报名点现场确认(照相、交费和验证)的报名方式,报名时间和现场确认时间请关注教育部相关通知。

(7)2010年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国家下达的实际招生规模数为准,各专业招生数在该目录指标的基础上按相应比例增加或减少。

(8)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学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初试成绩单、复试通知请自行下载打印,不再邮寄。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9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7.文科毕业生原则上不能跨门类报考工科或理科。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1.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专业应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2.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复试资格后,复试时除复试内容外还须以笔试形式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如测试不合格,为复试不合格。

1.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报名时间和现场确认时间请关注教育部相关通知。

2.外语统考语种为英语,不录取其他外国语种考生。

报考人员的报考资格审查在复试阶段进行,往届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一)月25日-年1月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为2013年1月5日至1月6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7日进行)。

1.我校将根据当年教育部确定的相关报考学科门类的基本复试要求及各专业录取名额确定复试名单。

2.考生复试时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其它相关有效证件原件(毕业证书或学生证);复试时我校将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原则,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确定拟录取名单。

1.2013年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国家下达的实际招生规模数为准,各专业招生数在该目录指标的基础上按相应比例增加或减少,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2.在校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

3.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如有调整,以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的为准,请考生及时登录研究生学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初试成绩单、复试通知请自行下载打印,不再邮寄。

4.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5.考生报名时,填写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如发现弄虚作假,不论招生工作进行到哪一环节,都将取消该考生资格。

6.如国家公布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作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请及时关注我校网站。

( )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10

这是一篇经济学院毕业生的英文求职信,快来看看吧。

respect leadership:

how do you do! please will bother. im a just from hubei economy academy graduate students. i am very honor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you my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all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find the accord with their professional and interested in work, to achieve their life value, and to all the leaders as a self recommendation.

we will ow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is as follows:

i am a learning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i love my professional and for its input the enormous enthusiasm and energy. in the four years of college life, i learn from the content includ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learning knowledge. . through to these knowledge learning, i have this field of knowledge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 and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technology

in the school study, both th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or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i took the excellent results. in the school besides study, i als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nce in XX to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of “a program under which officials”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has been awarded “excellent activists” in may XX to october once went to france to study western food culture and french high star hotel practice, so that i can master more standard and system of the western food service. can the use of fluent in french and guests communication.

i sincerely hope to be able to your hotel to realize my dream, to your hotel give my a power. at the same time also hope to be able to your hotel and the un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elite. believe that can make the hotel later career progresses day by day. if i am lucky enough to add to the hotel, i would certainly work hard of do my job.

has displayed, he will have no difficulty in succeeding in any academic environment

可保证个人简历到达正确的阅读人的桌面。如果招聘广告上没有收信人的姓名,我推荐打电话询问将会处理求职申请的人的姓名(这显示你的诚意以及专业精神,给雇主深刻印象)。假如不能的话按照以下原则

4.提及一到两点在个人简历里面的内容,以及回应广告的要求 。所以,求职信并不能保证你找到工作,但做好这一点,它能给你带来面试的机会,或者至少令雇主打开你的个人简历。那么,Cover letter要包括那些内容呢,至少有以下几点。

3、 用三到四个D项目符号‖(如Word工具栏)列举出你为什么能胜任该职位的背景和特长,回应招聘广告的要求。

4、 表明有兴趣获得一个面试的机会,讨论申请问题。

6、千万不要提及薪酬问题,也不要提及雇主想要或者可能想要的但你又不能达到的技能或要求

7、 除非注明要求手写,否则应用打字机或者文字处理软件打印。但个人签名一定要用手写(记住这一点不要忘记)

8、 对应不同的申请应用不同的求职信,例如内容、侧重点和风格的不同等

9、 注意,Cover letter应力求精简,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律用一张纸完成

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篇11

湖北经济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简称湖北经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特色主体的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占地面积2283亩。其历史可追溯于19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及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建立湖北经济学院。

目录学院起源学科建设院系设置学术刊物收缩展开学院起源

从湖北商业中学堂到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湖北商业中学堂在武昌创办,历经辛亥风云、抗日战争和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洗礼,多次更换校名,多次迁移校址,但始终坚持为社会培养经济人才。新中 国成立后,学校为湖北及其他省区商业系统培养财会、统计、物价、企业管理、秘书、家用电器等专业人才。1965年定名为湖北省商业学校,1980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1987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在湖北省商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1990年更名为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步入培养高级人才阶段。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学校抢抓机遇,迅速发展,办学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变,办学规模连年扩大,成为一所具有较强实力的专科学校。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07年 湖北商业中学堂; 19 湖北甲种商业学校; 1926年 湖北省立二中“高商”; 1938年 湖北联中“高商”分校; 1941年 湖北省立第一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6年 湖北省立武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52年 湖北省武昌贸易学校; 1955年 湖北省武昌商业学校; 1958年 湖北省武汉商业学校; 1965年 湖北省商业学校; 1987年 湖北商业专科学校; 1990年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从中州农民银行附属学校到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1948年11月,中州农民银行根据党中央指示,着手为中原区解放培养干部,在河南省郑州市城西碧沙岗建立中州农民银行附属学校。1949年湖北武汉解放,中州农民银行组建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从郑州迁到武汉。原中州农民银行附属学校也随之迁到武汉办学,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附属学校。学校早期主要为银行系统培训干部,1960年开始普通中专教育,归属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领导。1980年,更名为湖北银行学校,归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管理。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在湖北银行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办学重点转向培养高级金融人才,仍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直至下放湖北省管理。学校在金融及相关专业中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大力培养银行、财政等专业人才,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银行系统造就了大批管理和经营骨干。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48年 中州农民银行附属银行学校; 1949年 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附属银行学; 1953年 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干部学校; 1958年 湖北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1980年 湖北银行学校; 1992年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 1984年,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报请国家计委和教育部批准,建立了一所成人教育性质的直属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1986年,学校正式开始招收学员,为湖北省计委系统培训干部,并接受国家计委的委托,进行干部培训或学历教育。1993年起,学校转向普通高等教育,经湖北省教委批准,与湖北大学联合举办会计学等专业的本科教育,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过为期8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本科教育经验,为组建湖北经济学院打下了基础。

三校合并组建湖北经济学院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高等教育加速改革。如何壮大办学实力,积极面对竞争和挑战,成为摆在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面前的一个共性课题和迫切要求。203月4日,国家教育部发函批复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湖北经济学院。5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组建湖北经济学院的通知》,函告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组建湖北经济学院的有关事宜,同时宣布撤销原三所学校的建制。按照教育部的批文,湖北经济学院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归口省教育厅管理,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组建,湖北经济学院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长远的眼光谋划未来,新建2200亩校园,本科专业达到30多个,在校学生达到0余人,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很大变化。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渊源的湖北经济学院,犹如一条潜伏深潭的巨龙,期待着跃起腾飞之日。

院图书馆是在年由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计划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图书馆自然合并组建发展起来的。刚合校时,学校图书馆分设在洪山、武昌、东湖三个校区。 学校搬迁至江夏区藏龙岛,图书馆作为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于203月奠基动工修建,8月竣工交付使用。新图书馆总体面积42587平方米,是目前我省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共有六层,内设有各种阅览室9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自习室2个。截止20末,图书馆馆藏文献17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共设有阅览座位近6000个,校内读者21480人,日均接待量达7000―8000人次。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是湖北经济学院标志性建筑,也是学生最愿意去的地方。 新图书馆宽敞明亮,冬暧夏凉、环境优美,实行全程计算机管理,采用全开间藏、阅、借一体化的服务模式,读者进馆后可以带着自己的东西,在任何一个阅览室读书学习,不受限制。 图书馆作为学校校园网的核心交换节点之一,共设有1100个信息点,各室配备了大量的网络信息终端,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可供读者自带笔记本电脑进馆学习、检索电子数据库或查询图书馆发布的各种信息、在线咨询馆藏服务与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向图书馆提出一些好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图书馆各层配有中央空调、冷热饮水机,供同学们使用,这在全国高校也是为数不多的。 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与服务模式以及各种配置,是图书馆改“书本位”服务理念为“人本位”服务理念,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用心服务转变的结果。这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21世纪图书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的目标,造就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全程化、智能化、人性化、亲情化。从而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百年沧桑湖北经济学院是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追溯历史,湖北经济学院由创办于晚清时期1907年的湖北商业中学堂及其后的另外两所学校发展而来,至今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

学科建设

教育部批准新增加专业: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物流工程。现有6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点、6个“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立项建设硕士点学科,并于成功设立会计硕士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点、5个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学院设有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控评估中心、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等24个教研、科研机构。学校另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了独立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9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3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38人,在读博士、硕士145人,享受国家和省部级各项津贴专家12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崭露头角。 该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36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著作147部、教材与教参319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公寓及体育运动场地一应俱全,各类设施先进齐全。校舍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68万册;现有金融投资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各类专业实验室20个,校外实习基地93个。

该校学生公寓分东、西两区。取名桔苑、栎苑、梅苑、竹苑、桂苑,共计32栋楼,房间总数4,937间,可住学生两万二千余人。 学生公寓全部采用外墙瓷砖装修,塑钢门窗,造型新颖,高雅大方。每间公寓设有阳台、卫生间和盥洗室,配有电扇、校园网端口、不锈钢晒衣架等设施。

湖北经济学院后勤集团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始终把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看成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学校建立了由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的食品安全卫生领导小组,制定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等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食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措施》等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渎职追究。后勤集团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些政策法规的同时,400余名餐饮工作者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建设和谐校园,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和工作秩序,积极加强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探索出了优质、安全、卫生、快捷的饮食服务之道。 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湖北经济学院食堂的卫生安全和温馨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全校师生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分别被评为“江夏区级卫生达标单位”,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后勤饮食管理先进单位”,“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为促进湖北经济学院快速健康发展、为创建优美和谐校园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湖北经济学院后勤集团是学校按照国务院、教育部、省政府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精神组建的一个学校二级单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为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而建立的经营服务性实体。在学校原后勤与产业管理处和洪山、武昌、东湖三个校区后勤机构及新校区后勤集团总公司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于年7月正式成立。 集团现设置有办公室、财务部、水电管理中心、校园管理中心、绿化管理中心、通信与邮政服务中心、建筑修缮中心、商贸公司、后勤保障车辆管理中心、第一饮食服务公司、第二饮食服务公司、饮食物资配送中心和热力管理中心13个部门,员工人数六百七十余人。 后勤集团自成立以来,逐步实行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年下半年进行了集团新一轮的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职工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编、公平竞聘、择优上岗的人事管理制度;分配上实行以岗定酬、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广大后勤干部和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形成了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良好风气。 集团以“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学习生活提供一流服务”为宗旨,秉承“高效办事、优质服务、开拓创新、进取团结”的精神,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合法经营、规范运作、服务优先、讲求效益,正在努力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打造一流的后勤队伍、追求一流的服务质量、创造一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具有高校特点的后勤企业文化,为湖北经济学院的快速发展做好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后勤人的力量。

院系设置

门类 部门 文科 经济学系 国际贸易学院 金融学院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 法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 艺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管理技术学院 体育系 理科 统计学院 工科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 电子工程系 其他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学术刊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藏龙学刊》 《金融园地》 《学位》 《湖北经济学院报》 《经济学人》

本文来源://www.gsi8.com/gongzuozongjie/24770.html